搜索
首页 《和潞公真率会诗》 不待珍羞方下箸,只将佳景便娱宾。

不待珍羞方下箸,只将佳景便娱宾。

意思:不需要山珍海味才下筷子,只要将风景便娱宾。

出自作者[宋]司马光的《和潞公真率会诗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洛阳城内的春景图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、朴素生活的热爱和珍视人情、友谊的态度。 首联“洛下衣冠爱惜春,相从小饮任天真”描绘了洛阳城内的士人阶层珍视春天,相聚小饮,任性而天真的生活场景。这一联凸显了诗人对朴素、自然生活的向往。 颔联“随家所有自可乐,为具更微谁笑贫”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,认为随家所有,无需奢华也能自得其乐,这种乐观豁达的精神境界,谁来嘲笑他们的贫穷呢? 颈联“不待珍羞方下箸,只将佳景便娱宾”则描绘了诗人们不需要等待珍馐美馔,只要有好景色就能招待宾客,表现了他们对自然、朴素生活的热爱。 尾联“庾公此兴知非浅,藜霍终难作主人”则借用了历史典故,表达了诗人对人情、友谊的珍视。庾公对宾客的兴致并非浅薄,虽然用藜藿这样的野菜招待客人,但终究难以成为主人。 整首诗以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情、友谊的珍视,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人文价值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洛下衣冠爱惜春,相从小饮任天真。
随家所有自可乐,为具更微谁笑贫。
不待珍羞方下箸,只将佳景便娱宾。
庾公此兴知非浅,藜霍终难作主人。
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
司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10月11日),字君实,号迂叟。汉族。陕州夏县(今山西夏县)涑水乡人,世称涑水先生。北宋政治家、史学家、文学家。

宋仁宗宝元元年(1038年),司马光登进士第,累进龙图阁直学士。宋神宗时,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离开朝廷十五年,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。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文正,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;做事用功刻苦、勤奋。以“日力不足,继之以夜”自诩,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,历来受人景仰。

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》、《稽古录》、《涑水记闻》、《潜虚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佳景

    读音:jiā jǐng

    繁体字:佳景

    英语:fine landscape; beautiful view

    意思:美景;胜景。
      ▶唐·元稹《寄乐天》诗:“老逢佳景惟惆怅,两地各伤何限神。”

  • 珍羞

    读音:zhēn xiū

    繁体字:珍羞

    英语:rare delicacies

    意思:亦作“珍馐”。
     珍美的肴馔。
      ▶汉·张衡《南都赋》:“珍羞琅玕,充溢圆方。”
      ▶宋·司马

  • 不待

    读音:bù dài

    繁体字:不待

    英语:needless to say; it goes without saying

    意思:
     1.用不着;不用。
      ▶《尹文子•大道上》:“善人之与不

  • 娱宾

    读音:yú bīn

    繁体字:娛賓

    意思:(娱宾,娱宾)
    使宾客欢乐。
      ▶汉·祢衡《鹦鹉赋》序:“时黄祖太子射,宾客大会,有献鹦鹉者,举酒于衡前曰:‘祢处士,今日无用娱宾。窃以此鸟自远而至,明慧聪善,羽族之可贵,愿先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