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黄伯钧示诗因次韵》 午枕梦回书帙乱,暮林秋老雨声寒。

午枕梦回书帙乱,暮林秋老雨声寒。

意思:中午睡觉梦见回书帙乱,晚上林秋季老下雨声寒。

出自作者[宋]吴则礼的《黄伯钧示诗因次韵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鬓毛萧瑟强儒冠》是一首描绘诗人晚年生活的诗,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。 首联“鬓毛萧瑟强儒冠,尘土追随意已阑。”描绘了诗人的年纪已老,头发稀疏,但仍坚持着戴着儒生的帽子。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岁月的无奈,即使身体衰老,也依然坚持着对学问的追求和对社会的责任。同时,“尘土追随意已阑”也暗示了诗人对纷扰世界的厌倦,对平静生活的向往。 颔联“午枕梦回书帙乱,暮林秋老雨声寒。”描绘了诗人午睡醒来,书卷杂乱不堪的情景,以及暮秋时分,雨声凄寒的景象。这一联通过对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、宁静致远的人生态度。 颈联“百骸久悟岁月速,一室讵知天地宽。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领悟,他明白岁月匆匆,已经看透身体的衰老,同时也感到即使在简陋的室内,也能感受到天地的广阔。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和超越。 尾联“忽忆玉虹孤笛夜,曲肱终约听鸣湍。”笔锋一转,由静谧的室内生活忽然回忆到夜晚在美丽的桥上听独奏的笛声,虽然只是简单地描述笛声的美妙和听笛时舒适的感觉,但其中蕴含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淡然处世的哲学态度。尽管年华老去,但诗人仍然坚持着对学问的追求和对社会的责任;尽管生活简朴,但诗人仍然感到天地的广阔和生活的美好。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鬓毛萧瑟强儒冠,尘土追随意已阑。
午枕梦回书帙乱,暮林秋老雨声寒。
百骸久悟岁月速,一室讵知天地宽。
忽忆玉虹孤笛夜,曲肱终约听鸣湍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午枕

    读音:wǔ zhěn

    繁体字:午枕

    意思:午睡的枕头。多指午睡。
      ▶宋·王安石《独卧》诗之三:“午枕花前簟欲流,日催红影上帘钩。”
      ▶明·文徵明《四月》诗:“抛书寻午枕,新暖梦依微。”

  • 梦回

    读音:mèng huí

    繁体字:夢回

    意思:(梦回,梦回)
    见“梦迴”。

    造句:

  • 书帙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亦作“ 书袠 ”。书卷的外套。 晋 王嘉 《拾遗记·秦始皇》:“二人每假食於路,剥树皮编以为书帙,以盛天下良书。” 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杂说》:“上犊车蓬軬,及糊屏风书袠,令不生虫。”

    2.泛指书籍。 宋 苏辙 《南窗》诗:“西斋书帙乱,南窗初日升。” 明 李贽 《与焦漪园》:“偶开书帙欲以散闷,而奇字奥义,无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