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和居厚弟韵》 腾笺内举虽如此,秉笔中书岂必然。

腾笺内举虽如此,秉笔中书岂必然。

意思:腾信内举虽然如此,秉笔中书难道就这样。

出自作者[宋]刘克庄的《和居厚弟韵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作者对往昔友人的怀念,通过回忆和赞美昔日友人的品德和才华,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。 首联“端嘉已羡谷莺迁,不觉龙飞又几年”,借用自然现象和历史事件,表达了时光飞逝、岁月如梭的感慨。“端嘉”指的是端方嘉美,是作者对友人的赞美之词;“谷莺迁”则借喻友人的迁升和荣耀。而“龙飞”则暗指宋朝的兴衰更迭,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慨。 颔联“坡老尝称少公胜,伯淳曾道二哥贤”,通过引用两位友人的事迹,表达了对他们品德和才华的赞美。“坡老”指的是苏东坡,他曾称赞友人胜过自己;“伯淳”则是指二哥,他曾称赞友人贤良。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仰之情。 颈联“腾笺内举虽如此,秉笔中书岂必然”,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,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场名利的反思。“腾笺内举”指的是友人得到朝廷的提拔和重用,但“秉笔中书”却并非易事。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官场名利的认识,认为真正的品德和才华并不在于这些表面的荣誉和地位,而在于内在的品质和精神。 尾联“岁晚偶同耆旧传,瞎翁安得似癯仙”,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逝去的友人的怀念之情。“耆旧”指的是年长而有德行的人,“瞎翁”则是对逝去友人的敬称。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逝去友人的思念之情,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有德行的人的敬仰之情。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友人的怀念和赞美,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,使得诗歌内涵丰富、寓意深远。同时,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官场名利的反思和对内在品质的追求,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意义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端嘉已羡谷莺迁,不觉龙飞又几年。
坡老尝称少公胜,伯淳曾道二哥贤。
腾笺内举虽如此,秉笔中书岂必然。
岁晚偶同耆旧传,瞎翁安得似癯仙。
作者介绍
刘克庄(1187年9月3日—1269年3月3日),初名灼,字潜夫,号后村,福建省莆田市人。南宋豪放派诗人、词人、诗论家。

初为靖安主簿,后长期游幕于江、浙、闽、广等地。诗属江湖诗派,作品数量丰富,内容开阔,多言谈时政,反映民生之作,早年学晚唐体,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。词深受辛弃疾影响,多豪放之作,散文化、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。

作品收录在《后村先生大全集》中。程章灿《刘克庄年谱》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,侯体健《刘克庄的文学世界》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,探索精微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秉笔

    读音:bǐng bǐ

    繁体字:秉筆

    英语:do the actual writing

    意思:(秉笔,秉笔)
    执笔。
      ▶《国语•晋语九》:“臣以秉笔事君。”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刘勰

  • 必然

    读音:bì rán

    繁体字:必然

    短语:决计 毫无疑问 早晚 得 必 迟早 定 一准

    英语:necessity

    意思:
     1.谓事理必定如此;一定。

  • 如此

    读音:rú cǐ

    繁体字:如此

    短语:这般 然 诸如此类 这么

    英语:so

    意思:这样。
      ▶《礼记•乐记》:“如此,则国之灭亡无日矣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杜甫

  • 内举

    读音:nèi jǔ

    繁体字:內舉

    意思:(内举,内举)
    荐举亲故。
      ▶《左传•襄公二十一年》:“祁大夫外举不弃雠,内举不失亲。”
      ▶《旧唐书•代宗纪》:“故求诸必当,用制于中权;存乎至公,岂惭于内举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