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东湖二首》 迥野垂银镜,层峦挂玉绳。

迥野垂银镜,层峦挂玉绳。

意思:尉迟迥野垂银镜,层层山峦挂玉绳。

出自作者[唐]李群玉的《东湖二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晚景微雨歇》是一首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,通过对微雨过后的晚景描绘,展现了诗人逍遥自在的心境。 首联“晚景微雨歇,逍遥湖上亭”,诗人以微雨过后的傍晚作为背景,描绘了湖上的亭子在微雨中静立,给人一种宁静、悠然的感觉。这一句不仅交代了时间、地点,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是放松、逍遥的。 颔联“波闲鱼弄饵,树静鸟遗翎”,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湖上的景象,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弋,鸟儿安静地飞翔,表现出一种和谐、宁静的美。 “性野难依俗,诗玄自入冥”,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性格和爱好,他性情粗犷、不拘世俗,喜欢沉浸在诗歌的世界里。这种描述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、自由的向往。 接下来的几联,诗人继续描绘晚景中的细节,如“何繇遂潇洒,高枕对云汀”、“林间风卷簟,栏下水摇灯”等,这些细节描绘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,也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形象性。 最后,诗人描绘了雨后月升的景象,“雨气消残暑,苍苍月欲升”,随着时间的推移,雨气逐渐消散,月亮也开始升起,营造出一种宁静、清新的氛围。而“重期浮小楫,来摘半湖菱”则表达了诗人对再次泛舟湖上的期待,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悠闲、逍遥之感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微雨过后的晚景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逍遥自在的心境和对自然、自由的向往。诗歌语言优美,细节描绘生动,给人以美的享受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晚景微雨歇,逍遥湖上亭。
波闲鱼弄饵,树静鸟遗翎。
性野难依俗,诗玄自入冥。
何繇遂潇洒,高枕对云汀。
雨气消残暑,苍苍月欲升。
林间风卷簟,栏下水摇灯。
迥野垂银镜,层峦挂玉绳。
重期浮小楫,来摘半湖菱。
作者介绍
李群玉,唐代澧州人,极有诗才,“居住沅湘,崇师屈宋”,诗写得十分好。《湖南通志·李群玉传》称其诗“诗笔妍丽,才力遒健”,《全唐诗·李群玉小传》载,早年杜牧游澧时,劝他参加科举考试,但他“一上而止”,宰相裴休视察湖南,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,他“徒步负琴,远至辇下”,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“三百篇”。唐宣宗“遍览”其诗,称赞“所进诗歌,异常高雅”,并赐以“锦彩器物”,“授弘文馆校书郎”。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,死后追赐进士及第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层峦

    读音:céng luán

    繁体字:層巒

    意思:
     重叠的山岭。
    ▶徐文苑《中国饮食文化概论》第七章:“陆羽走遍大江南北,朝攀层峦,暮宿野寺、荒村。”

    造句:<

  • 迥野

    读音:jiǒng yě

    繁体字:迥野

    意思:旷远的原野。
      ▶唐·司空曙《送魏季羔长沙觐兄》诗:“鹤高看迥野,蝉远入中流。”
      ▶金·赵沨《郊外》诗:“迥野饶秋色,高臺半夕阳。”
      ▶元·马致远《汉宫秋》

  • 玉绳

    读音:yù shéng

    繁体字:玉繩

    意思:(玉绳,玉绳)

     1.星名。常泛指群星。
      ▶《文选•张衡<西京赋>》:“上飞闼而仰眺,正睹瑶光与玉绳。”
      ▶李善注引《春秋元命苞》曰:“玉衡北两星为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