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峡州陈廉秘丞三首》 虎负众子去,凤环群鸟棲。

虎负众子去,凤环群鸟棲。

意思:虎带着众子去,鸟栖凤环。

出自作者[宋]司马光的《送峡州陈廉秘丞三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贤能的太守在治理方面与古人齐名的卓越政绩。他的治理方法强大有力,如同老虎带着众子离去一般,威严而又庄重。同时,他的治理又如同凤凰引领群鸟栖息,祥和而和谐。 诗中的“行增颍川秩,别绛武都泥”描述了太守的升迁和离别。他的政绩卓越,因此被提升到了更高的职位,离开了原来的治所。这里的描述充满了赞美和敬仰之情。 最后两句“正恐还朝速,春林未子规”表达了诗人对太守快速回到朝廷的忧虑,意味着人们希望他能更久地留在地方,继续他的贤明治理。同时,用“春林未子规”的意象,寓意着太守的离去像春天林子里的杜鹃鸟一样,给人留下深深的思念。 整首诗通过对太守治理的描绘,赞美了他的贤能和政绩,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离去的惋惜和思念之情,情感丰富,意境深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宜都贤太守,治迹古人齐。
虎负众子去,凤环群鸟棲。
行增颍川秩,别绛武都泥。
正恐还朝速,春林未子规。
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
司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10月11日),字君实,号迂叟。汉族。陕州夏县(今山西夏县)涑水乡人,世称涑水先生。北宋政治家、史学家、文学家。

宋仁宗宝元元年(1038年),司马光登进士第,累进龙图阁直学士。宋神宗时,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离开朝廷十五年,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。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文正,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;做事用功刻苦、勤奋。以“日力不足,继之以夜”自诩,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,历来受人景仰。

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》、《稽古录》、《涑水记闻》、《潜虚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凤环

    读音:fèng huán

    繁体字:鳳環

    意思:(凤环,凤环)
    古代妇女髮髻上环形饰物。
      ▶元·郑允端《四体美人•侧身》诗:“半面红装似可人,凤环斜插宝钗新。”

    造句

  • 众子

    读音:zhòng zǐ

    繁体字:眾子

    意思:(众子,众子)
    指嫡长子以外的诸子。
      ▶《仪礼•丧服》:“昆弟,为众子。”
      ▶郑玄注:“众子者,长子之弟及妾子。”
      ▶晋·潘岳《为贾谧作赠陆机》诗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