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和刘补阙秋园寓兴六首》 砧声听已别,虫响复相和。

砧声听已别,虫响复相和。

意思:砧声听已经告别,虫响又相互协调。

出自作者[唐]雍陶的《和刘补阙秋园寓兴六首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《和刘补阙秋园寓兴六首》是唐朝诗人雍陶创作的一组诗。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: 1. 季节背景:这组诗以秋天为背景,描写了秋天的景物和气候特点,以及人们在这个季节里的感受和活动。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,但也是一个万物凋零、气氛凄凉的季节,这种季节特点在诗中有所体现。 2. 社会背景: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,但也存在着社会矛盾和不平等现象。诗人通过描写秋景,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和思考。 3. 个人背景:雍陶本人是一位官员和诗人,他在官场和文学创作中都有一定的成就。这组诗可能反映了他的个人经历和情感,以及他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与思考。 综上所述,这组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季节、社会和个人等多个方面,是诗人对自然、社会和人生的一种艺术表达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水木夕阴冷,池塘秋意多。
庭风吹故叶,阶露净寒莎。
愁燕窥灯语,情人见月过。
砧声听已别,虫响复相和。
闭门无事后,此地即山中。
但觉鸟声异,不知人境同。
晚花开为雨,残果落因风。
独坐还吟酌,诗成酒已空。
自得家林趣,常时在外稀。
对僧餐野食,迎客著山衣。
雀斗翻檐散,蝉惊出树飞。
功成他日后,何必五湖归。
秋色庭芜上,清朝见露华。
疏篁抽晚笋,幽药吐寒芽。
引水新渠净,登台小径斜。
人来多爱此,萧爽似仙家。
禁掖朝回后,林园胜赏时。
野人来辨药,庭鹤往看棋。
晚日明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相和

    读音:xiāng hè

    繁体字:相和

    英语:congruence

    意思:I
    相互谐调。
       ▶马王堆·汉墓帛书甲本《老子•道经》:“意(音)、声之相和也。”
       ▶《老残游记》

  • 砧声

    读音:zhēn shēng

    繁体字:砧聲

    意思:(砧声,砧声)
    亦作“碪声”。
     捣衣声。
      ▶唐·李颀《送魏万之京》诗:“关城曙色催寒近,御苑砧声向晚多。”
      ▶金·元好问《短日》诗:“短日碪声急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