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旅泊涂江》 无因得似沧溟叟,始忆离巢已倦飞。

无因得似沧溟叟,始忆离巢已倦飞。

意思:没有理由可以像大海里,才想起离巢已倦飞。

出自作者[唐]陈陶的《旅泊涂江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江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自然生态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怀念。 首句“烟雨南江一叶微”,诗人以微小的树叶在烟雨中的形象开篇,给人以悠远而朦胧的印象。这种描绘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,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湿润、朦胧、充满生机的自然世界。 “松潭渔父夜相依”和“断沙雁起金精出”两句,进一步描绘了南江夜晚的景象,渔翁在潭边依偎,大雁在沙滩上起飞,生动地表现了南江夜晚的宁静和生机。 “孤岭猿愁木客归”和“丹陵霞鹤间音徽”两句,则转向对南江周边环境的描绘,通过描述猿猴的愁容和鹤的鸣声,进一步强调了南江的自然生态丰富多样。 “无因得似沧溟叟,始忆离巢已倦飞”两句,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怀念。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沧溟叟一样,远离世俗的纷扰,享受这种宁静、自由的生活。同时,他也回忆起离开故乡时的情景,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,描绘了南江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自然生态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怀念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给人以美的享受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烟雨南江一叶微,松潭渔父夜相依。
断沙雁起金精出,孤岭猿愁木客归。
楚国柑橙劳梦想,丹陵霞鹤间音徽。
无因得似沧溟叟,始忆离巢已倦飞。
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
陈陶[唐](约公元八四一年前后在世)字嵩伯,自号三教布衣,鄱阳剑浦人。(全唐诗作岭南人,此从唐才子传)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,约唐武宗会昌初前后在世。工诗,以平淡见称。屡举进士不第,遂隐居不仕,自称三教布衣。(公元八五三年左右)避乱入洪州西山。咸通中,(公元八六六年左右)严撰节度江西,尝往山中,每谈辄竟日。尝遣妓建花往侍,陶笑而不答。莲花赋诗求去,有“处士不生巫峡梦,虚劳云雨下阳台”之句。临别,陶亦赋诗以送。相传他后来白日升天而去。(全唐诗作“大中时,游学长安。南唐升元中,隐洪州西山。后不知所终”。升元中距大中中几九十年。陶遣莲花妓事,在咸通中,赠诗已有“老去风情薄似云”句,那得至升元中还在?可知全唐诗不确)陶著有文录十卷,《新唐书艺文志》传于世。《全唐诗》卷七百四十五“陈陶”传作“岭南)人”。诗人早年游学长安,善天文历象,尤工诗。举进士不第,遂恣游名山。唐宣宋大中时,隐居洪州西山,后不知所终。有诗十卷,已散佚,后人辑有《陈嵩伯诗集》一卷。其《陇西行》四首之二:“誓扫匈奴不顾身,五千貂锦丧胡尘。可怜无定河边骨,犹是春闺梦里人。”把残酷现实与少妇美梦交替在一起,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,至今仍脍炙人口。然而,鲜为人知的是,他漫游浙江、福建、广东时,曾路过今闽东地区,并留下了《旅次铜山途中先寄温州韩使君》等诗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无因

    读音:wú yīn

    繁体字:無因

    意思:(无因,无因)

     1.无所凭藉;没有机缘。
      ▶《楚辞•远游》:“质菲薄而无因兮,焉託乘而上浮?”南朝·宋·谢惠连《雪赋》:“怨年岁之易暮,伤后会之无因。”

  • 得似

    读音:de sì

    繁体字:得似

    意思:怎似;何如。
      ▶五代·齐己《寄湘幕王重书记》诗:“可能有事关心后,得似无人识面时?”宋·陈亮《水调歌头•送章德茂大卿使虏》词:“自笑堂堂汉使,得似洋洋河水,依旧只流东?”明·刘基《四月

  • 沧溟

    读音:cāng míng

    繁体字:滄溟

    英语:the deep blue sea

    意思:(沧溟,沧溟)

     1.大海。
      ▶《汉武帝内传》:“诸仙玉女,聚居沧溟。”
      

  • 倦飞

    读音:juàn fēi

    繁体字:倦飛

    意思:(倦飞,倦飞)
    鸟倦于飞翔。
      ▶晋·陶潜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云无心以出岫,鸟倦飞而知还。”

    解释:1.鸟倦于飞翔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