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初到建宁赋诗一首》 义高便觉生堪舍,礼重方知死甚轻。

义高便觉生堪舍,礼重方知死甚轻。

意思:正义就觉得生活可以放弃,尊重才知道死很轻。

出自作者[宋]谢枋得的《初到建宁赋诗一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以松柏为喻,赞颂了坚守道义、不屈不挠的精神。 首句“雪中松柏愈青青,扶植纲常在此行”直接描绘了松柏在严寒的雪中更显青翠,象征着坚韧和毅力。而“扶植纲常在此行”则明确指出这种精神与坚守道德、维护社会秩序的纲常相关。 “天下久无龚胜洁,人间何独伯夷清。”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坚守道义的重要性。龚胜和伯夷都是古代的清廉之士,他们的行为被后人广泛赞扬。然而,诗中却说“久无龚胜洁”,意味着社会风气已经偏离了正道,人们似乎忘记了坚守清洁、清廉的价值观。而“何独伯夷清”则表达了对伯夷清高的赞美,同时也暗示人们应该学习这种精神。 “义高便觉生堪舍,礼重方知死甚轻。”这两句诗进一步阐述了坚守道义的重要性。在道义高于生命的情况下,人们会愿意为坚守道义而舍弃生命。这种精神在古代被视为大义灭亲,即为了维护正义和道德,不惜牺牲个人利益。而“礼重方知死甚轻”则表达了在重视礼仪的情况下,死亡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了。这是因为礼仪是社会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,如果失去了礼仪,社会就会陷入混乱和无序。 最后,“南八男儿终不屈,皇天上帝眼分明。”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南八的赞美和敬仰。南八是一个英勇不屈的男儿,他坚守道义,不畏强权,即使面临生死考验,也毫不退缩。诗中说“皇天上帝眼分明”,意味着上天会明辨是非,奖赏那些坚守道义的人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松柏、坚守道义、大义灭亲、礼仪和南八等元素,表达了作者对坚守道义、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和敬仰。同时,这首诗也提醒人们要反思社会风气和道德价值观的缺失,并呼吁人们坚守道义,为维护社会秩序和正义而努力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雪中松柏愈青青,扶植纲常在此行。
天下久无龚胜洁,人间何独伯夷清。
义高便觉生堪舍,礼重方知死甚轻。
南八男儿终不屈,皇天上帝眼分明。
作者介绍
谢枋得(1226~1289年4月25日),字君直,号叠山,别号依斋,信州弋阳(今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)人。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,诗文豪迈奇绝,自成一家。担任六部侍郎,聪明过人,文章奇绝;学通“六经”,淹贯百家,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,被俘不屈,在北京殉国,作品收录在《叠山集》。他蔑视权贵,嫉恶如仇,爱国爱民,用生命和行动谱写了一曲爱国的壮丽诗篇。

关键词解释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