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挽王居之寺丞二首》 元老登庸晚,同年召用初。

元老登庸晚,同年召用初。

意思:元老登庸晚,同年被召用初。

出自作者[宋]刘克庄的《挽王居之寺丞二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于人生经历的感慨,通过对元老升迁、同年召用等人生际遇的描绘,表达了对于时光流逝、人生沧桑的感慨。 首联“元老登庸晚,同年召用初”,诗人以元老晚才升迁、同年(同龄人)早被召用的现象为切入点,表达了人生际遇的不确定性,揭示了时光飞逝、岁月不饶人的主题。 颔联“惜哉武公耄,甚矣董生迂”,诗人以武公耄耋之年才被重用、董生迂误了时机为例,进一步强调了人生际遇的不可预测和时光的流逝。 颈联“汾曲庐旋返,平津合寖疏”,诗人描绘了不同的归乡场景,前者是汾曲庐返回,后者是平津逐渐疏远,表达了人生舞台的转换和远离故乡的无奈。 尾联“空令双鬓白,犹待两轮朱”,诗人以自己双鬓变白、仍期待朱红(比喻仕途)的境况收束全诗,表达了对于时光流逝、人生沧桑的无奈和感慨。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,情感真挚,通过描绘人生经历中的种种际遇,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、人生沧桑的深刻感慨。同时,诗中也透露出对于机遇把握、人生抉择等问题的思考,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元老登庸晚,同年召用初。
惜哉武公耄,甚矣董生迂。
汾曲庐旋返,平津合寖疏。
空令双鬓白,犹待两轮朱。
作者介绍 张羽简介
刘克庄(1187年9月3日—1269年3月3日),初名灼,字潜夫,号后村,福建省莆田市人。南宋豪放派诗人、词人、诗论家。

初为靖安主簿,后长期游幕于江、浙、闽、广等地。诗属江湖诗派,作品数量丰富,内容开阔,多言谈时政,反映民生之作,早年学晚唐体,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。词深受辛弃疾影响,多豪放之作,散文化、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。

作品收录在《后村先生大全集》中。程章灿《刘克庄年谱》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,侯体健《刘克庄的文学世界》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,探索精微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登庸

    读音:dēng yōng

    繁体字:登庸

    意思:
     1.选拔任用。
      ▶《书•尧典》:“帝曰:畴咨若时登庸。”
      ▶孔传:“畴,谁。庸,用也。谁能咸熙庶绩,顺是事者,将登用之。”
      ▶晋·应贞《晋武

  • 元老

    读音:yuán lǎo

    繁体字:元老

    短语:长者 泰山

    英语:patriarch

    意思:
     1.天子的老臣。
      ▶《诗•小雅•采芑》:“方叔元老,克壮其犹。”

  • 同年

    读音:tóng nián

    繁体字:衕年

    英语:the same year

    意思:
     1.年龄相同。
      ▶《后汉书•乐成靖王党传》:“﹝刘党﹞与肃宗同年,尤相亲爱。”
      ▶南朝·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