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行路难(三首)》 只言旦暮即公卿,一麾却作长沙傅。

只言旦暮即公卿,一麾却作长沙傅。

意思:只说很快就公卿,一个指挥却作长沙傅。

出自作者[明]薛蕙的《行路难(三首)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朝政的忧虑和对自身境遇的不满。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述,揭示了权臣专横、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坚守节操、不屈不挠的品格。 首联“我歌行路难,什百之端歌一端”,表达了诗人对世道艰难的感慨,通过歌唱路难来抒发内心的苦闷。 颔联“丈夫委质事天子,岂谓当由左右始”,表达了诗人对朝政的失望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。颈联“九重邃远壅蔽多,疏贱孤臣竟谁恃”,进一步揭示了朝政的弊病和诗人孤苦无助的处境。 随后,诗人通过引用贾谊、董生等历史人物的事例,表达了对忠良被排挤、小人得志的愤慨,同时也揭示了历史上类似事件的频繁发生。 最后,诗人表达了自己坚守节操、不屈不挠的决心,同时也对那些迂腐的读书人和不懂世事的儒者表示了批评。整首诗语言质朴、情感真挚,表达了诗人对朝政的不满和对自身境遇的无奈,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坚守节操、不屈不挠的品格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我歌行路难,什百之端歌一端。
丈夫委质事天子,岂谓当由左右始。
九重邃远壅蔽多,疏贱孤臣竟谁恃。
君不见贾谊上书谈世务,汉皇欣然绛灌怒。
只言旦暮即公卿,一麾却作长沙傅。
又不见董生硁硁守廉直,儒者安知丞相力。
白头不得里中卧,远徙胶西骄主国。
二公之事略无异,史策纷纷多此类。
余风积习传至今,覆辙危机在平地。
沛国迂儒不晓事,酷信丘轲泥文字。
往年抗疏婴逆鳞,赐玦归来十二春。
岂无高足据要津,未肯低眉干贵人。
贵人方寸九折坂,况我三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旦暮

    读音:dàn mù

    繁体字:旦暮

    英语:morning and evening

    意思:亦作“旦莫”。
     
     1.白天与晚上;清早与黄昏。
      ▶《墨子•经说上》:“久,古今旦莫。宇

  • 公卿

    读音:gōng qīng

    繁体字:公卿

    英语:公 (gong) and 卿 (qing) both of which were high officials in ancient China. (Archaic) broadly a sen

  • 长沙

    读音:cháng shā

    繁体字:長沙

    意思:(长沙,长沙)
    见“长沙傅”。

    造句:弗利茨和衣躺在长沙发上。我步行到长沙去,极其兴奋。他趴在长沙发椅上,睡得很熟。长沙发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