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》 宁知建旟罢,丹旐向京师。

宁知建旟罢,丹旐向京师。

意思:哪知建旗结束,丹臃向京城。

出自作者[唐]张九龄的《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通过对韦玄方、荀爽的赞扬,表达了对贤能之人的敬仰之情。诗中描绘了他们的才华和品德,以及他们不幸早逝的悲痛之情。 首联“韦玄方继相,荀爽复齐名”,诗人对韦玄方和荀爽的赞扬,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。韦玄方是唐朝的一位宰相,而荀爽则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名臣,诗人将他们并列,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。 颔联“在贵兼天爵,能贤出世卿”,诗人赞扬他们的品德和才能,认为他们不仅在地位上高贵,而且品德高尚,才能出众。他们能够超越世俗的功利观念,成为世人的楷模。 颈联“学闻金马诏,神见玉人清”,诗人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,认为他们能够学习到皇帝的诏令,他们的品德如同玉人一样清纯。 尾联“奈何相送者,不是平生时”,诗人表达了对他们早逝的悲痛之情,感叹自己无法与他们共度时光。诗人在送别他们时,感到非常悲伤和无奈。 整首诗情感真挚,表达了对贤能之人的敬仰之情和对他们早逝的悲痛之情。诗人通过描绘他们的才华和品德,展现了他们的伟大之处,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的哀思和怀念之情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韦玄方继相,荀爽复齐名。
在贵兼天爵,能贤出世卿。
学闻金马诏,神见玉人清。
藏壑今如此,为山遂不成。
相如只谢病,子敬忽云亡。
岂悟瑶台雪,分雕玉树行。
清规留草议,故事在封章。
本谓山公启,而今殁始扬。
返葬长安陌,秋风箫鼓悲。
奈何相送者,不是平生时。
寒影催年急,哀歌助晚迟。
宁知建旟罢,丹旐向京师。
作者介绍
张九龄(678年—740年)字子寿,一名博物,谥文献。汉族,唐朝韶州曲江(今广东省韶关市)人,世称“张曲江”或“文献公”。唐朝开元年间名相,诗人。西汉留侯张良之后,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。七岁知属文,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,始调校书郎。玄宗即位,迁右补阙。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、中书令。母丧夺哀,拜同平章事。是唐代有名的贤相;举止优雅,风度不凡。自张九龄去世后,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,总要问“风度得如九龄否?”因此,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、仰慕。

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、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、文学家、诗人、名相。他忠耿尽职,秉公守则,直言敢谏,选贤任能,不徇私枉法,不趋炎附势,敢与恶势力作斗争,为“开元之治”作出了积极贡献。他的五言古诗,诗风清淡,以素练质朴的语言,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,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,贡献尤大。有《曲江集》。誉为“岭南第一人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京师

    读音:jīng shī

    繁体字:京師

    英语:capital

    意思:(京师,京师)

     1.《诗•大雅•公刘》:“京师之野,于时处处。”
      ▶马瑞辰通释:“京为豳国之地名……吴斗南

  • 建旟

    读音:jiàn yú

    繁体字:建旟

    意思:
     1.古代冬季大阅,州里之长立旟旗以为标志,象徵勇勐、敏捷。建,树立;旟,画有鸟隼的旗。
      ▶《周礼•春官•司常》:“及国之大阅,赞司马颁旗物:王建大常,诸侯建旂,孤卿建旃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