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促漏》 促漏遥钟动静闻,报章重叠杳难分。

促漏遥钟动静闻,报章重叠杳难分。

意思:催促漏遥钟动静闻,报章重叠杳难以区分。

出自作者[唐]李商隐的《促漏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优美的诗,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景象,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。 首句“促漏遥钟动静闻,报章重叠杳难分”,描绘了夜晚的寂静,漏钟的滴答声和远处的钟声都能听到,而报时的钟声也一遍又一遍地响起,但它们的声音重叠在一起,难以分辨。这两句诗以动衬静,突显了夜晚的宁静和作者的孤独。 “舞鸾镜匣收残黛”和“睡鸭香炉换夕熏”两句,描绘了夜晚的室内景象。镜子收起了残余的妆容,香炉也换上了新的香料,暗示了作者已经结束一天的活动,准备休息。 “归去定知还向月,梦来何处更为云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。作者知道,无论身在何处,最后都会回到月亮之下,回到了自己的故乡。而梦中的故乡又在哪里呢?这是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向往。 最后两句“南塘渐暖蒲堪结,两两鸳鸯护水纹”,描绘了南塘中蒲草已经结出了饱满的果实,成双成对的鸳鸯在水中嬉戏,这景象充满了温暖和安宁,与前文的思乡之情形成对比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,描绘了夜晚的景象,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。每一句诗都充满了诗意和情感,让人感受到了作者深深的情感和思考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促漏遥钟动静闻,报章重叠杳难分。
舞鸾镜匣收残黛,睡鸭香炉换夕熏。
归去定知还向月,梦来何处更为云。
南塘渐暖蒲堪结,两两鸳鸯护水纹。
作者介绍 李商隐简介
李商隐(约813年-约858年),字义山,号玉溪(谿)生,又号樊南生,祖籍怀州河内(今河南焦作沁阳),出生于郑州荥阳(今河南郑州荥阳市),晚唐著名诗人,和杜牧合称“小李杜”,与温庭筠合称为“温李”。

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,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。他擅长诗歌写作,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,其诗构思新奇,风格秾丽,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,优美动人,广为传诵。但部分诗歌(以锦瑟为代表)过于隐晦迷离,难于索解,至有“诗家总爱西昆好,独恨无人作郑笺”之说。

唐文宗开成二年(837年),李商隐登进士第,曾任秘书省校书郎、弘农尉等职。因卷入“牛李党争”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,一生困顿不得志。唐宣宗大中末年(约858年),李商隐在郑州病故,死后葬于故乡荥阳。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(今沁阳山王庄镇)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报章

    读音:bào zhāng

    繁体字:報章

    英语:newspapers

    意思:(报章,报章)

     1.谓杼柚往复,织成花纹。报,往复。
      ▶《诗•小雅•大东》:“虽则七襄,不成报章。

  • 重叠

    读音:chóng dié

    繁体字:重疊

    意思:(重叠,重迭)

     1.战国·楚·宋玉《高唐赋》:“交加累积,重叠增益。”
      ▶元·无名氏《百花亭》第一摺:“四时中惟有春三月,光阴富贵,景物重叠。”
     

  • 动静

    读音:dòng jìng

    繁体字:動靜

    短语:事态 动态 景象 状态 景况 情形 情况 情 状况 状 景

    英语:(v) the sound of sth stirring about

  • 促漏

    读音:cù lòu

    繁体字:促漏

    意思:短促的漏声。漏,古代滴水计时器。
      ▶唐·李商隐《促漏》诗:“促漏遥钟动静闻,报章重叠杳难分。”

    解释:1.短促的漏声。漏,古代滴水计时器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