晓风落叶辞高树,夜月行人在别洲。
意思:了解风落叶辞树高,晚上月亮运行在其他洲人。
出自作者[宋]王镃的《寄杜北山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倦客萧萧两鬓秋,柳丝无力绊归舟》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和思乡之情的佳作。诗人通过描绘归舟、柳丝、晓风落叶、夜月行人和江景等意象,表达了游子在归途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。
首句“倦客萧萧两鬓秋”,诗人以自嘲的方式描绘了自己已是两鬓斑白的倦客,暗示了他在外漂泊已久,对家乡的思念和孤独感油然而生。
“柳丝无力绊归舟”一句,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,将柳丝比作柔弱的女子,无力地牵绊着归舟,形象地表达了归乡的迫切心情。
“晓风落叶辞高树,夜月行人在别洲”两句,进一步描绘了游子在归途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。早晨,晓风中看着树叶从高树上落下,如同辞别故乡;夜晚,月光下走在陌生的土地上,不禁思念起家乡。
“千里关河乡国梦,一江烟浪古今愁”两句,诗人将思乡之情与对关河的感慨交织在一起,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关河的敬畏之情。千里之外的关河,让游子无法回到家乡,只能在梦中想象;一江烟浪,既是对眼前景物的描绘,也是对古今兴亡的感慨。
最后,“雁声过尽青天阔,却忆同登望海楼”两句,诗人以大雁南飞的景象收束全诗,表达了对家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。大雁已经飞过宽阔的青天,而游子却还在异乡漂泊,不禁想起曾经与友人一同登高的情景。
整首诗情感真挚,意象生动,语言简练,是一首优秀的思乡之作。诗人通过描绘归乡途中的景象,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,同时也表达了对关河的敬畏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