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九曲新村市》 落日移舟上碧滩,桃花林外见青山。

落日移舟上碧滩,桃花林外见青山。

意思:落日把船上碧滩,桃花林外见青山。

出自作者[宋]白玉蟾的《九曲新村市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落日移舟上碧滩,桃花林外见青山。 耳边忽尔闻鸡犬,不遇刘郎不肯还。》以其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,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场景。 首句“落日移舟上碧滩”,诗人以落日为背景,将小舟缓缓驶向碧绿的滩头。落日的余晖洒在平静的水面上,小舟的影子随着水波荡漾,给人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氛围。同时,“移舟”也暗示了诗人即将开始一段新的旅程。 “桃花林外见青山”,诗人穿过一片桃花林,看到了远处的青山。桃花林的描绘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浪漫的色彩,而青山的出现则使画面更加开阔和深远。这种视觉上的对比和变化,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 “耳边忽尔闻鸡犬”,诗人听到周围传来的鸡鸣和狗吠,仿佛进入了一个平静而和谐的乡村生活场景。这一细节的描绘,使画面更加生动真实,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。 “不遇刘郎不肯还”,最后一句以幽默诙谐的口吻表达了诗人的心境。诗人似乎在自嘲,表示只有在这样的乡村生活中遇到了刘郎,他才愿意返回城市,结束这次旅程。这种诙谐的表达方式,使诗歌更加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情味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,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场景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,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,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落日移舟上碧滩,桃花林外见青山。
耳边忽尔闻鸡犬,不遇刘郎不肯还。
作者介绍 李白简介
白玉蟾(1194-1290),南宋时人,内丹理论家。

南宗的实际创立者,创始金丹派南宗,金丹派南五祖之一。

生卒年待考,原名葛长庚,本姓葛,名长庚。字如晦,号琼琯,自称神霄散史,海南道人,琼山老人,武夷散人。定居福建闽清。

祖籍福建闽清,生于海南琼州。幼聪慧,谙九经,能诗赋,长于书画,12岁时举童子科,作《织机》诗;才华横溢,著作甚丰。

自幼从陈楠学丹法,嘉定五年(1212)八月秋,再遇陈楠于罗浮山,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。

他曾云游罗浮、武夷、天台、庐山,阁皂等地,寻师访友,学道修炼,经历过食不果腹、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。他在云游途中,先后收留元长、彭耜、陈守默、詹继瑞为徒。据称‘四方学者,来如牛毛‘,影响日益扩大,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。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,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青山

    读音:qīng shān

    繁体字:青山

    意思:
     1.青葱的山岭。
      ▶《管子•地员》:“青山十六施,百一十二尺而至于泉。”
      ▶唐徐凝《别白公》诗:“青山旧路在,白首醉还乡。”
      ▶《四游记•玉

  • 落日

    读音:luò rì

    繁体字:落日

    英语:setting sun

    意思:夕阳。亦指夕照。
      ▶南朝·宋·谢灵运《庐陵王墓下作》诗:“晓月发云阳,落日次朱方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后出塞》诗之

  • 桃花

    读音:táo huā

    繁体字:桃花

    短语:水葫芦 栀子 款冬 紫菀 山花 晚香玉 芍药 刨花 鸡冠花 夹竹桃 康乃馨 风信子 报春花 玫瑰 紫罗兰 唐 金盏花 美人蕉 鸢尾 藏红花 水仙 菁 樱花 木

  • 外见

    引用解释

    谓显现于外。《宋书·隐逸传序》:“夫隐之为言,迹不外见,道不可知之谓也。” 唐 韩愈 《杂说》四:“是马也,虽有千里之能,食不饱,力不足,才美不外见,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,安求其能千里也。”

    读音:wài jiàn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