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 ◎ 铜鼓 tónggǔ [bronze drum] 中国古代南方一些少数民族所使用的乐器,由用作炊具的铜釜发展而成,用铜铸造。也指铜制军鼓 引用解释 1.铜身铜面的鼓和铜身皮面的鼓的总称。形制多 |
引用解释 1.旧时以更计时,一夜五更,每更分三点。 唐 杜甫 《至日遣兴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》诗之一:“去岁兹辰捧御牀,五更三点入鵷行。” 唐 李商隐 《夜半》诗:“三更三点万家眠,露欲为霜月堕烟。”《元史·兵志四》:“其夜禁之法,一更三点,鐘声絶,禁人行;五更三点,鐘声动,听人行。” 2.指古 印度 婆罗谜字体表示i-(kara |
读音: 繁体字:鳴高 意思:(鸣高,鸣高) |
读音: 繁体字:箭箙 意思:见“箭服”。 造句:暂无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