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徙舍蒙大成赐诗》 南北东西共一尘,得坻随处可收身。

南北东西共一尘,得坻随处可收身。

意思:南北东西共一尘土,能够审视随处可收身。

出自作者[宋]陈与义的《徙舍蒙大成赐诗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南北东西共一尘,得坻随处可收身》是一首描绘诗人生活和思想的佳作。 首联“南北东西共一尘,得坻随处可收身”描绘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。诗人意识到,无论身处何处,无论面临何种困境,人生就像尘土,无论飘向何处,都是一种自然的归宿。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,也体现了他的超脱和豁达。 颔联“卜居赋就知谋拙,入宅诗成觉新诗”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诗歌的追求。诗人选择居住的地方,开始写作,虽然知道自己的谋略不够精巧,但他依然坚持下去,这种精神令人敬佩。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,诗人感到自己的思想得到了升华,诗歌也变得更加清新自然。 颈联“三径蓬蒿犹恨浅,九流宾客未嫌贫”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谦逊和对朋友的热情。诗人虽然居住的地方简陋,蓬蒿丛生,但他并不感到遗憾。他欢迎各种朋友前来拜访,无论他们是否富有或贫穷。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真诚和热情。 尾联“不须更待高轩过,袖有珠玑已照邻”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期待。诗人相信自己已经拥有了宝贵的财富——诗歌和真挚的朋友,无需再等待高贵的车驾经过。这种自信和期待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和积极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。通过描绘诗人对生活的热爱、对诗歌的追求、对朋友的真诚和对未来的期待,这首诗展现了诗人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南北东西共一尘,得坻随处可收身。
卜居赋就知谋拙,入宅诗成觉新诗。
三径蓬蒿犹恨浅,九流宾客未嫌贫。
不须更待高轩过,袖有珠玑已照邻。
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
陈与义(1090-1138),字去非,号简斋,汉族,其先祖居京兆(今陕西西安),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,故为洛(今河南洛阳)人。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(1090年),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(1138年)。北宋末、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,同时也工于填词。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,却别具风格,尤近于苏东坡,语意超绝,笔力横空,疏朗明快,自然浑成,著有《简斋集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随处

    读音:suí chù

    繁体字:隨處

    短语:街头巷尾 所在 天南地北 四野 五湖四海 四面八方 四海 四方 无处 八方 无所不在 万方

    英语:everywhere

  • 南北

    读音:nán běi

    繁体字:南北

    英语:north and south

    意思:
     1.南与北;南方与北方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天官书》:“亢为疏庙,主疾。其南北两大星,曰南门。”
     

  • 东西

    读音:dōng xī

    繁体字:東西

    短语:事物

    英语:east and west

    意思:(东西,东西)

     1.方位名。东方与西方;东边与西边。
      ▶《

  • 收身

    读音:shōu shēn

    繁体字:收身

    意思:
     1.指隐退。
      ▶唐·韩愈《和僕射相公朝回见寄》:“放意机衡外,收身矢石间。”
      ▶宋·陆游《闲咏》之五:“危途九折浩无津,晚幸收身作散人。”
      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