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叶判官赴高唐时使安南还》 晓拜赐衣辞绛阙,秋催征棹渡黄河。

晓拜赐衣辞绛阙,秋催征棹渡黄河。

意思:早上拜赐衣辞绛阙,秋季催征划船横渡黄河。

出自作者[明]高启的《送叶判官赴高唐时使安南还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铜柱崖前使节过,贡随归骑入京多》是一首描绘诗人作为使者出使边疆,归京后所见所感的诗篇。通过对铜柱崖前壮丽景色的描绘,以及与边疆各地贡使的交流,诗人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期望。 首联“铜柱崖前使节过,贡随归骑入京多”,诗人以铜柱崖为背景,描绘了使节们经过这里时的场景。铜柱崖是边疆地区的重要标志,象征着国家的威严和边疆的安宁。这一句也暗示了诗人作为使者的重要性和责任。同时,诗中提到的“贡随归骑入京多”则描绘了各地贡使跟随使节归京的盛况,表现了边疆地区与内地的紧密联系和民族团结。 颔联“一官暂遣陪成瑨,片语曾烦下赵陀”,诗人通过描述自己作为使者与各地官员的交流,表达了对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期望。其中,“一官”和“片语”分别指诗人自己和一次短暂的交谈,但这次交谈却对当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诗人通过这个细节,表达了自己作为使者的重要性和责任,同时也强调了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重要性。 颈联“晓拜赐衣辞绛阙,秋催征棹渡黄河”,诗人描绘了自己归京后的场景。早晨,诗人向皇帝辞别并接受了赏赐的衣物;秋天,诗人启程渡过黄河,回到了京城。这一联通过描绘诗人归京后的场景,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。 尾联“政余好赋登临咏,闻说州人最善歌”,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处理政务之余,喜欢游览江山并赋诗抒怀。同时,诗人也听到了当地百姓唱着赞美祖国的歌曲,这让他感到非常欣慰。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,也表达了他对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信心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作为使者出使边疆、归京后的所见所感,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期望。诗中通过对铜柱崖前壮丽景色的描绘和对各地官员交流的描述,强调了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重要性。同时,诗人在政务之余的游历和赋诗抒怀,也表现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文化传承的责任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铜柱崖前使节过,贡随归骑入京多。
一官暂遣陪成瑨,片语曾烦下赵陀。
晓拜赐衣辞绛阙,秋催征棹渡黄河。
政余好赋登临咏,闻说州人最善歌。
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
高启(1336-1374),汉族,元末明初著名诗人,文学家。字季迪,号槎轩,长洲(今江苏苏州市)人。元末隐居吴淞青丘,自号青丘子。高启才华高逸,学问渊博,能文,尤精于诗,与刘基、宋濂并称“明初诗文三大家”,又与杨基、张羽、徐贲被誉为“吴中四杰”,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“初唐四杰”。又与王行等号“北郭十友”。

明洪武初,以荐参修《元史》,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,受命教授诸王。擢户部右侍郎,力辞不受。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,获罪被诛。高启曾为之作《郡治上梁文》,有“龙蟠虎踞”四字,被疑为歌颂张士诚,连坐腰斩。著有《高太史大全集》、《凫藻集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黄河

    读音:huáng hé

    繁体字:黃河

    短语:尼罗河 莱茵河 苏伊士 辽河 多瑙河 大运河 苏伊士运河

    英语:Yellow River

    意思:(黄河,黄河)

  • 催征

    读音:cuī zhēng

    繁体字:催徵

    解释:1.催促征收田赋租税。

    造句: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