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和戴师初寄诗韵》 每笑囚山非国语,绝煌投阁反离骚。

每笑囚山非国语,绝煌投阁反离骚。

意思:常常笑着囚犯山不是国语,绝煌投入合反离骚。

出自作者[宋]陆文圭的《和戴师初寄诗韵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以诗人的游历见闻,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、人海浮沉的感慨,以及对高洁人格的追求。 首联“人海逢车陆用艘,仁人不遇叹游不止。”描绘了人海中车水马龙的景象,揭示了世态炎凉的社会现实。诗人以“仁人”自喻,表达了在如此世道中,有德行、有才情的人却遭遇不遇的感叹。这一联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,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愤懑与无奈。 颔联“登龙有意师元礼,刻鹄何心效伯高。”以师元礼和效伯高两个典故,表达了追求高洁人格的决心。诗人有意向师元礼那样的人学习,但又何必去刻意模仿伯高的高标逸韵呢?这一联表明诗人有自己的独立人格,不屑于与世俗同流合污。 颈联“每笑囚山非国语,绝潢投阁反离骚。”对“囚山”、“官驱使”等不义之事进行了嘲讽,表达了对清贫自守、坚守节操的肯定。诗人认为,像范蠡那样“囚山”是对人生的另一种选择,是符合自己心性的生活方式。而那些违背本心、为五斗米折腰的人,正如绝潢投阁的屈原一样,反离了自己的本真。 尾联“此身幸免官驱使,两手独能把酒夏。”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幸免于难的庆幸,以及安于现状、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。诗人用双手把酒独酌,享受着人生的快乐,体现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。 全诗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描绘和对人生选择的思考,表达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追求和对世态炎凉的无奈感慨。诗中既有愤懑与无奈,又有对清贫自守的肯定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,情感真挚,意蕴深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人海逢车陆用艘,仁人不遇叹游不。
登龙有意师元礼,刻鹄何心效伯高。
每笑囚山非国语,绝煌投阁反离骚。
此身幸免官驱使,两手独能把酒夏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离骚

    读音:lí sāo

    繁体字:離騷

    英语:Li Sao

    意思:(离骚,离骚)

     1.遭遇忧患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离骚者,犹离忧也……屈平之作《离骚》,盖自怨生也。”

  • 国语

    读音:guó yǔ

    繁体字:國語

    英语:mandarin

    意思:(国语,国语)

     1.指本族或本国共同使用的语言。
      ▶《隋书•经籍志一》:“又后魏初定中原,军容号令,皆以夷语

  • 囚山

    读音:qiú shān

    繁体字:囚山

    意思:唐·柳宗元作《囚山赋》,有句云:“圣日以理兮,贤日以进,谁使吾山之囚吾兮滔滔?”孙汝听注:“永贞元年,公谪居永州。
      ▶元和九年,有此赋。”
      ▶王俦补注引晁补之曰:“《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