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又三首》 几时游女归蚕织,勿学施朱与约黄。

几时游女归蚕织,勿学施朱与约黄。

意思:几时游女归蚕织,不要学用红色与约黄。

出自作者[宋]刘克庄的《又三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“冠盖憧憧有许忙”,描绘了人们忙碌的场景,从市场一直延伸到球场。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,展示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的繁华景象。 首联“宝珠似得于佗冢,卉服疑来自越裳。”描绘了市场的繁华景象,人们像得到了宝珠一样,从四面八方赶来,带来了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,如来自异域的服饰。这一联生动地描绘了市场的热闹和丰富性,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。 颔联“鬓雪难勾小儿队,眼花林发少年狂。”通过对比,展示了人生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。人们从年轻时的活力四溢,到年老时的白发苍苍,经历了岁月的洗礼。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间的无奈。 最后一联“几时游女归蚕织,勿学施朱与约黄。”诗人呼吁人们不要被世俗的虚荣和表面的华丽所迷惑,而应该追求内在的品质和真实的自我。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的期望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,展示了社会的繁华和人生的变化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社会的期望。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,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,表达了深刻的主题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冠盖憧憧有许忙,直从虚市到球场。
宝珠似得于佗冢,卉服疑来自越裳。
鬓雪难勾小儿队,眼花林发少年狂。
几时游女归蚕织,勿学施朱与约黄。
作者介绍
刘克庄(1187年9月3日—1269年3月3日),初名灼,字潜夫,号后村,福建省莆田市人。南宋豪放派诗人、词人、诗论家。

初为靖安主簿,后长期游幕于江、浙、闽、广等地。诗属江湖诗派,作品数量丰富,内容开阔,多言谈时政,反映民生之作,早年学晚唐体,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。词深受辛弃疾影响,多豪放之作,散文化、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。

作品收录在《后村先生大全集》中。程章灿《刘克庄年谱》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,侯体健《刘克庄的文学世界》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,探索精微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几时

    读音:jǐ shí

    繁体字:幾時

    英语:what time; when

    意思:(几时,几时)

     1.多少时候。
      ▶汉武帝《秋风辞》:“少壮几时兮,奈老何!”唐·韩愈《祭十二郎

  • 游女

    读音:yóu nǚ

    繁体字:游女

    英语:a spring-outing girl

    意思:(参见游女)

     1.出游的女子。
      ▶《诗•周南•汉广》:“汉有游女,不可求思。”

  • 约黄

    读音:yuē huáng

    繁体字:約黃

    意思:(约黄,约黄)

     1.古代妇女涂黄于额以为妆饰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简文帝《率尔成咏》:“约黄出意巧,缠絃用法新。”
      ▶南朝·梁简文帝《倡妇怨情十二韵》: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