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过建昌李野夫公择故居》 何人修水上,种此一双玉。

何人修水上,种此一双玉。

意思:什么人修建水上,文种这一双玉。

出自作者[宋]苏轼的《过建昌李野夫公择故居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片竹林的美景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。首联点明了竹林的地理位置和生长环境,颔联则用比喻形容竹林之美,颈联则表达了诗人对竹林的思念之情。接下来,诗人描绘了自己在仲夏之初来到竹林,欣赏到新竹的绿意和幽鸟的鸣叫,还有野人留宿的深情厚谊。诗人在竹林中徘徊不忍离去,微月挂在乔木上,增添了诗意的氛围。最后,诗人遥想未来归隐之时,与老兄弟在竹屋中听雨聊天,夜宿书窗旁,烛光摇曳,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温馨的生活氛围。整首诗意境优美,语言流畅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彭蠡东北源,庐阜西南麓。
何人修水上,种此一双玉。
思之不可见,破宅余修竹。
四邻戒莫犯,十亩森似束。
我来仲夏初,解箨呈新绿。
幽鸟向我鸣,野人留我宿。
徘徊不忍去,微月挂乔木。
遥想他年归,解组巾一幅。
对床老兄弟,夜雨鸣竹屋。
卧听邻寺钟,书窗耿残烛。
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
苏轼(1037年1月8日—1101年8月24日),字子瞻,又字和仲,号铁冠道人、东坡居士,世称苏东坡、苏仙。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省眉山市)人,祖籍河北栾城,北宋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。

嘉祐二年(1057年),苏轼进士及第。宋神宗时曾在凤翔、杭州、密州、徐州、湖州等地任职。元丰三年(1080年),因“乌台诗案”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。宋哲宗即位后,曾任翰林学士、侍读学士、礼部尚书等职,并出知杭州、颍州、扬州、定州等地,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、儋州。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,途中于常州病逝。宋高宗时追赠太师,谥号“文忠”。

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,在诗、词、散文、书、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。其文纵横恣肆;其诗题材广阔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比喻,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“苏黄”;其词开豪放一派,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称“苏辛”;其散文著述宏富,豪放自如,与欧阳修并称“欧苏”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苏轼亦善书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;工于画,尤擅墨竹、怪石、枯木等。有《东坡七集》、《东坡易传》、《东坡乐府》等传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修水

    读音:xiū shuǐ

    词语解释

    ⒈  长江中游支流,属鄱阳湖水系。源出幕阜山南麓,流经江西省西北部。长357千米。大部分河段可通航,建有拓林水电站。

  • 双玉

    读音:shuāng yù

    繁体字:雙玉

    意思:(双玉,双玉)

     1.一对玉。
      ▶宋徐度《却扫编》卷上:“许少伊右丞,宣和间,初除监察御史,夜梦绿衣而持双玉者随其后,未几刘希范资政珏继有是除。”
     

  • 上种

    读音:shàng zhǒng

    繁体字:上種

    意思:(上种,上种)
    良种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货殖列传》:“欲长钱,取下谷;长石斗,取上种。”
      ▶汉·袁康《越绝书•计倪内经》:“丁货之户曰稻粟,令为上种,石四十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