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欲散大朴,焉能为尧师。
意思:不想散大朴,怎么能成为尧师。
出自作者[唐]吴筠的《高士咏·樊先生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的题目是《巢父志何远,潜精人莫知。耻闻让王事,饮犊方见移。不欲散大朴,焉能为尧师。炼真自轻举,浮世何足遗》。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巢父的敬仰和赞美,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世界的淡泊之情。
首句“巢父志何远,潜精人莫知。”表达了对巢父高尚志向的赞美,同时也暗示了其深藏不露的特点。第二句“耻闻让王事,饮犊方见移。”进一步表达了巢父对世俗争权夺利的不屑一顾,他更愿意过一种简朴的生活,这种生活态度在“饮犊”这一动作中得到了体现。
接下来的两句“不欲散大朴,焉能为尧师。”表达了巢父不愿破坏世间的淳朴风气,不愿成为世俗的楷模,他更愿意成为像尧那样的引导者,去散播淳朴的风气。最后两句“炼真自轻举,浮世何足遗。”表达了巢父对长生不老、超脱尘世的向往,他认为世俗世界不值得留恋,这种态度也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世界的淡泊之情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巢父的赞美和对其生活态度的描述,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世界的淡泊之情。诗人通过描绘巢父的形象和态度,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、追求真我的精神境界,这也是诗人所向往和追求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