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床自甘寝,不择菅与绮。
意思:倒床自甘睡觉,不选择菅与绮。
出自作者[宋]苏轼的《和陶饮酒二十首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百年六十化,念念竟非是。
是身如虚空,谁受誉与毁。
得酒未举杯,丧我固忘尔。
倒床自甘寝,不择菅与绮。》是一首表达人生感悟和自我超越的诗。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,描绘了人生的变化和无常,以及自我超越的境界。
首先,诗中提到了“百年六十化”,意味着人生就像一部不断变化的历史剧,充满了各种变化和不确定性。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外在的环境和经历上,也体现在人的内心世界中。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特的,充满了各种不同的经历和体验,而这些经历和体验也构成了我们人生的价值和意义。
接着,“念念竟非是”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虚无。在人生的旅途中,我们不断地追求着各种目标和价值,但最终发现这些目标和价值并非永恒不变的,而是随着时间和经历的变化而变化。因此,我们需要学会接受这种无常和虚无,而不是过度执着于外在的物质和名利。
“是身如虚空”表达了人的身体和心灵都是虚无的。在佛教中,身体和心灵都是无常的、虚无的,它们只是我们生命中的暂时存在。因此,我们需要学会放下对身体的执着和依赖,追求心灵的解脱和超越。
“得酒未举杯”表达了饮酒是一种解脱的方式。在某些情况下,饮酒可以让我们暂时忘记烦恼和痛苦,让我们感到轻松和愉悦。但是,饮酒并不是一种长久之计,它只是短暂地掩盖了我们的痛苦和烦恼。因此,我们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饮酒行为,而不是过度依赖它。
最后,“倒床自甘寝”表达了自我超越的境界。在自我超越的境界中,我们不再执着于外在的物质和名利,也不再执着于内心的烦恼和痛苦。我们能够放下一切,进入一种宁静和平静的状态,享受生命的美好和意义。这种境界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状态,而是一种需要不断修行和实践的过程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人生的无常、虚无、解脱和超越的境界。它提醒我们要学会接受人生的变化和无常,放下对物质的执着和依赖,追求心灵的解脱和超越。同时,它也提醒我们要控制自己的行为,不要过度依赖饮酒等不良习惯,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