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春日怀钱塘西湖》 到底长安风物外,远方何敢诧遨头。

到底长安风物外,远方何敢诧遨头。

意思:到底长安风物外,远方怎么敢告诉周头。

出自作者[宋]袁说友的《春日怀钱塘西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只今春色满皇州,料得西湖已纵游》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、表达游春之乐的诗。诗中描绘了作者在长安城外骑马游玩,沿着西湖堤岸乘船欣赏柳色,感叹春色满溢皇州,而自己却无法尽情享受。 首联“只今春色满皇州,料得西湖已纵游”,诗人以充满生机的春色为背景,描绘了作者在春色中纵情游玩的场景。其中,“料得”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春色的想象和期待,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向往之情。 颔联“出郭竞联城下骑,循堤同上柳边舟”,进一步描绘了游春的场景,诗人骑马出城,沿着城下的大路前行,沿堤而上,乘船欣赏柳色。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游春时的愉悦心情。 颈联“恨无两翼从渠去,曾有诸公念我不”,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无法尽情享受春色的遗憾和无奈。这里,“恨无两翼”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游玩的向往,但现实却让他无法尽情享受。“曾有诸公念我不”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曾经关心他的人们的感激之情,他们或许可以尽情享受西湖春色,而自己却只能在一旁羡慕。 尾联“到底长安风物外,远方何敢诧遨头”,诗人以长安为背景,表达了自己对远方美景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望。这里,“风物”一词既指长安的美景,也指诗人在长安的生活状态。“何敢”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。 整首诗以春色为背景,通过描绘游春的场景和表达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,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。诗中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,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和感慨。这种情感交织的表达方式使得诗歌更加生动真实,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只今春色满皇州,料得西湖已纵游。
出郭竞联城下骑,循堤同上柳边舟。
恨无两翼从渠去,曾有诸公念我不。
到底长安风物外,远方何敢诧遨头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长安

    读音:cháng ān

    繁体字:長安

    英语:chang-an

    意思:(长安,长安)

     1.古都城名。
      ▶汉高祖七年(公元前200年)定都于此。此后东汉·献帝初、西晋·愍帝、前

  • 风物

    读音:fēng wù

    繁体字:風物

    英语:scenery

    意思:(风物,风物)

     1.风光景物。
      ▶晋·陶潜《游斜川》诗序:“天气澄和,风物闲美。”
      ▶宋·张昇《

  • 远方

    读音:yuǎn fāng

    繁体字:遠方

    短语:塞外 边塞 角落 天边 天 天涯 角 天涯海角 海外

    英语:(n) distant location

    意思:(远方,

  • 到底

    读音:dào dǐ

    繁体字:到底

    短语:竟 归根到底 总算 卒 算 终

    英语:finally

    意思:
     1.直到尽头。
      ▶唐·元稹《酬乐天东南行》:

  • 遨头

    读音:áo tóu

    繁体字:遨頭

    意思:(遨头,遨头)
    宋代成都自正月至四月浣花,太守出游,士女纵观,称太守为“遨头”。
      ▶宋·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八:“四月十九日成都谓之浣花,遨头宴于杜子美草堂·沧浪亭,倾城皆出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