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薛严州挽词》 堪怜独立沧江上,不许朱轓更一登。

堪怜独立沧江上,不许朱轓更一登。

意思:可怜独自站在澜沧江上,不准用朱辐更一登。

出自作者[宋]叶适的《薛严州挽词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环境的向往和对权势的蔑视。 首句“瘴雨蛮烟尽扫清,钓台方轨净无藤”,描绘了一个清新明朗的环境,仿佛瘴雨蛮烟这些污浊的元素已经被扫清,钓台上的道路宽阔,没有藤蔓阻碍。这表达了诗人对环境的向往,希望自己能生活在一个干净、无纷扰的环境中。 “堪怜独立沧江上,不许朱轓更一登”,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权贵的蔑视和孤独。在诗句中,“独立沧江上”象征着诗人的独立和坚韧,不受世俗的纷扰和诱惑。“不许朱轓更一登”中的“朱轓”代指官吏,表达了诗人对权势的蔑视,不愿意被权贵所影响。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清净、独立的环境,表达了诗人对环境的向往和对权势的蔑视,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坚韧。这种情感表达方式含蓄而深沉,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 此外,这首诗的语言简练、意象鲜明,通过生动的描绘,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和环境的美好。同时,诗中的“扫清”、“方轨”、“净无藤”、“不许”等词语,也表达了诗人对环境的热爱和对权势的蔑视,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瘴雨蛮烟尽扫清,钓台方轨净无藤。
堪怜独立沧江上,不许朱轓更一登。
作者介绍
叶适(1155年-1223年),字君实,号梅溪渔隐,是中国宋代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和画家。他出生于福建福州,早年曾在金华、杭州等地任官,但因政治观点与当时的权臣相悖而屡遭罢免。后来他辞官回家,深居简出,专注于写作和艺术创作。

叶适的诗歌以咏物、山水为主,风格清新自然,充满雅趣;他的散文则多写闲逸、隐居,反映了一种超然世外的境界。他还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和画家,擅长隶书,其作品流畅自如,气度雄浑,代表作有《蘭亭序》等。叶适不仅在文学和艺术方面有很高成就,也是一位重要的思想家,他主张“心外无物”,反对功利主义和崇拜权势。

总的来说,叶适是中国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,他的文学、艺术和思想对后人产生了深远影响。他的作品被收入《全宋诗》和《册府元龟》等多部经典,成为了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沧江

    读音:cāng jiāng

    繁体字:滄江

    意思:(沧江,沧江)
    江流;江水。以江水呈苍色,故称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任昉《赠郭桐庐》诗:“沧江路穷此,湍险方自兹。”
      ▶唐·陈子昂《群公集毕氏林亭》诗:“子牟恋

  • 不许

    读音:bù xǔ

    繁体字:不許

    短语:不能 未能 力所不及 无从

    英语:not allow

    意思:(不许,不许)

     1.不允许。
      ▶《左传•僖

  • 独立

    读音:dú lì

    繁体字:獨立

    英语:to be independent

    意思:(独立,独立)

     1.单独站立。
      ▶《论语•季氏》:“尝独立,鲤趋而过庭。”
      ▶唐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