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题从叔沆林园》 樵歌依野草,僧语过长林。

樵歌依野草,僧语过长林。

意思:樵夫歌依照野草,和尚告诉过长林。

出自作者[唐]李端的《题从叔沆林园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阮宅闲园暮,窗中见树阴。樵歌依野草,僧语过长林。鸟向花间井,人弹竹里琴。自嫌身未老,已有住山心。》是一首描绘山林生活的诗,表达了诗人对宁静、自然、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 首句“阮宅闲园暮,窗中见树阴。”描绘了阮宅的闲适园子在傍晚时分,树荫投射在窗户上,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平和的氛围。这句诗通过描绘环境,营造出一种静谧、安详的氛围,为后面的描绘提供了背景。 “樵歌依野草,僧语过长林。”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山林的生活场景。樵夫的歌声在野草中回荡,僧人则在长林中低声细语。这些声音都融入了大自然中,形成了一幅和谐的山林生活图景。 “鸟向花间井,人弹竹里琴。”这两句诗描绘了生活中的细节。鸟儿在花间的井边欢快地歌唱,而弹琴的人则在竹林中悠闲地弹奏。这些细节展示了山林生活的宁静和和谐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 最后,“自嫌身未老,已有住山心。”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热爱和向往,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。这句诗透露出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,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林生活的细节和场景,表达了诗人对宁静、自然、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,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。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,意境深远,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阮宅闲园暮,窗中见树阴。
樵歌依野草,僧语过长林。
鸟向花间井,人弹竹里琴。
自嫌身未老,已有住山心。
作者介绍
李端(737—784),字正已,赵州(今河北赵县)人,唐代诗人。少居庐山,师事诗僧皎然。大历五年进士。曾任秘书省校书郎、杭州司马。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,自号衡岳幽人。今存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其诗多为应酬之作,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,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,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,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。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。今存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其子李虞仲,官至兵部侍郎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野草

    读音:yě cǎo

    繁体字:野草

    短语:丛杂

    英语:weed

    近义词: 荒草、杂草、草茅、奥草

    详细释义:野生的杂草。汉书?

  • 过长

    读音:guò cháng

    繁体字:過長

    造句:

  • 樵歌

    读音:qiáo gē

    繁体字:樵歌

    意思:樵夫唱的歌。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刈稻了咏怀》:“野哭初闻战,樵歌稍出村。”
      ▶《水浒传》第九七回:“乔道清听了这六句樵歌,心中颇觉恍然。”

    解释

  • 长林

    读音:cháng lín

    繁体字:長林

    意思:(长林,长林)

     1.高大的树林。
      ▶三国·魏·嵇康《琴赋》:“涉兰圃,登重基。背长林,翳华芝。”
      ▶晋·陆机《赴洛》诗之一:“南望泣玄渚,北迈涉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