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万法寺喜书》 群贤方结莲花社,小楷尤抄贝叶经。

群贤方结莲花社,小楷尤抄贝叶经。

意思:众贤方与莲花社,小楷尤其抄贝叶经。

出自作者[元]谢应芳的《万法寺喜书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隐居生活的诗,通过对居住环境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。 首联“客来喜得平安信,萧洒楼居日掩扃”描绘了诗人收到朋友的来信,得知朋友平安的消息,感到欣喜。同时,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在宁静的楼阁中享受着闲适的生活,无拘无束。这一联通过描绘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对生活的态度,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。 颔联“潮近浪摇窗影白,地偏苔没履痕青”描绘了诗人居住的环境。潮水靠近窗户,浪花摇动窗影,展现出环境的宁静和美丽;而地偏人稀,苔藓生长茂盛,掩盖了过去的足迹,表现出环境的幽静和自然。这一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环境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。 颈联“群贤方结莲花社,小楷尤抄贝叶经”描绘了诗人与贤士交往的情景。诗人与群贤一同结成了莲花社,共同追求高尚的品德和理想;同时,诗人也正在练习小楷书法,抄写佛经,表现出诗人的文化素养和追求。这一联通过描绘诗人的社交活动和兴趣爱好,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追求。 尾联“岁晚归舟经甫里,好寻渔父过寒汀”描绘了诗人晚年归隐的愿望。诗人希望在岁末的时候,乘船经过甫里,寻找渔夫一同过着清闲的生活,表现出诗人的归隐情怀和对自然的向往。 整首诗通过对居住环境、社交活动、兴趣爱好和归隐情怀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。同时,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对生活的感激之情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客来喜得平安信,萧洒楼居日掩扃。
潮近浪摇窗影白,地偏苔没履痕青。
群贤方结莲花社,小楷尤抄贝叶经。
岁晚归舟经甫里,好寻渔父过寒汀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贝叶经

    指佛经。古代 印度 人写经于树叶上,故称。 唐 钱起 《紫参歌》:“贝叶经前无住色,莲花会里暂留香。” 明 孙柚 《琴心记·空门遇使》:“菩提树下谈玄,忘补朝阳之衲;贝叶经边入定,搜空透笋之衣。” 清 王摅 《教坊老叟行》:“自此焚脩奉 西竺 ,禪榻长繙贝叶经。”亦作“ 贝多经 ”。 清 吴伟业 《生查子》词:“学写贝多经,自屑泥金粉。”

    读音:bèi yè jī

  • 贝叶

    读音:bèi yè

    繁体字:貝葉

    英语:pattra leaves

    意思:(贝叶,贝叶)
    古代印度人用以写经的树叶。亦借指佛经。
      ▶唐·玄奘《谢敕赉经序启》:“遂使给园精舍,并入提封;

  • 群贤

    读音:qún xián

    繁体字:群賢

    意思:(群贤,群贤)
    众多的德才兼备的人。
      ▶汉·班固《白虎通•谏诤》:“虽无道不失天下,仗群贤也。”
      ▶晋·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群贤毕至,少长咸集。”

  • 莲花

    读音:lián huā

    繁体字:蓮花

    短语:莲 荷 芙蓉 荷花

    英语:lotus

    意思:(莲花,莲花)
    亦作“莲华”。
     
     1.即荷花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