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满庭芳·初绾云鬟》 直待朱轓去后,从伊便、窄袜弓鞋。

直待朱轓去后,从伊便、窄袜弓鞋。

意思:一直等到朱辐走后,从伊便、窄袜弓鞋。

出自作者[宋]黄庭坚的《满庭芳·初绾云鬟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词是作者为妓女所写的颂词,词中以含蓄委婉的笔法,表现了词人对妓女的赞誉和惜别的深情。 上片写这位妓女的天生丽质和她的生活状况。起首三句,词人未直接写她如何美丽,而是别辟蹊径,通过动作来表现她。“初绾云鬟”写她刚刚梳好云鬓,身着轻盈的罗绮,便嫌外面的柳陌花街妨碍她自由行动。柳陌花街,是妓女群居之地,这里说“嫌”,便带有诙谐的意味,表现她的放诞不羁。 “占春才子,容易托行媒”,说她轻易地就找到了一位情投意合的“行媒”——风流太守。这里暗用李白《陌上赠美人》诗意:“春风一曲杜韦娘,绿柳三株直似杨”。杜韦娘即韦秋娘,唐时歌女,后归李升,有《杨柳枝》词流行,此处借以双关妓女。这几句用笔不凡,既写出了她的天生丽质,又暗示了她所处的环境。“其奈风情”三句,笔锋转向对她生活状况的描写。这位妓女风情万种,却无人能了解她内心的寂寞和苦闷。她只能在烟花之地、柳陌花街之地徘徊,无法摆脱这种境况。词人用“债负”二字,暗示她曾受到许多负心人的玩弄。“刘郎恨”二句,词情变得激荡起来。刘郎在这里代指女子所爱的男子。此二句是说:刘郎既无情意,红颜薄命又何辜?随着流水飘零的花瓣,洒满尘埃。这几句词人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修辞手法,使词情变得激荡多变。“风流”五句,词情再度转为平实,词人开始正面赞扬这位妓女。“风流太守”说明她已赢得太守的宠爱。“能笼翠羽”,指她善能取悦于人。“宜醉金钗”是说她姿色动人。“垂杨”二句承上意,言翠羽、金钗、杨柳、杏花等物,均宜于她居住厅堂的掩映之下。 下片写惜别之情。“直待朱轓去后”,再也无法留住她所爱的太守。“朱轓”,指太守的官轿。去后”,指太守已去别馆。“从伊便、窄袜弓鞋”,再也无法见面的怅惘之情溢于言表。结末二句:“知恩否,朝云暮雨,还向梦中来。”言别后将梦见她。“朝云暮雨”,用楚王宠幸朝云故事。梦后而仍留余情,故曰“知恩”。此词情思绵绵,余味不尽。 这首词善于通过人物的心理刻画表现她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。作者在塑造人物时运用了夸张、对比的手法,使人物形象生动真实。此外这首词还善于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身份和性格特征。如“初绾云鬟”,“占春才子”等句可作此解。语言含蓄委婉,情意绵绵。总之这首词是一首优秀的颂词,词人通过对妓女的赞美和惜别之情,表现了自己对她的同情和对社会的愤慨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初绾云鬟,才胜罗绮,便嫌柳陌花街。
占春才子,容易托行媒。
其奈风情债负,烟花部、不免差排。
刘郎恨,桃花片片,随水染尘埃。
风流,贤太守,能笼翠羽,宜醉金钗。
且留取垂杨,掩映厅阶。
直待朱轓去后,从伊便、窄袜弓鞋。
知恩否,朝云暮雨,还向梦中来。
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
黄庭坚(1045.8.9-1105.5.24),字鲁直,号山谷道人,晚号涪翁,洪州分宁(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)人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,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,与杜甫、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黄庭坚为其中一宗)之称。与张耒、晁补之、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,合称为“苏门四学士”。生前与苏轼齐名,世称“苏黄”。

著有《山谷词》,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直待

    引用解释

    一直等到;直要。 唐 司空图 《杨柳枝寿杯词》之七:“直待玉窗尘不起,始应金雁得成行。” 宋 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卷四:“僧 可遵 者,诗本凡恶,偶以‘直待众生总无垢’之句为 东坡 所赏。” 元 王实甫 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二折:“直待我挂着拐帮閒钻懒,缝合脣送暖偷寒。”

    读音:zhí dài

  • 朱轓

    读音:zhū fān

    繁体字:朱轓

    意思:车乘两旁之红色障泥。
      ▶《汉书•景帝纪》:“令长吏二千石车朱两轓,千石至六百石朱左轓。”
      ▶颜师古注引应劭曰:“所以为之藩屏,翳尘泥也。”后常以“朱轓”指贵显者之车乘。

  • 去后

    读音:qù hòu

    繁体字:去後

    意思:(去后,去后)
    以后。
      ▶明·朱权《荆钗记•启媒》:“昨闻故人王景春之子,堂试魁名,去后必有好处。”
      ▶《警世通言•老门生三世报恩》:“世人只知眼前贵贱,那知去后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