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藏翠微寺,僧向白云归。
意思:山收藏青山寺,僧人向白云回家。
出自作者[宋]宋无的《送僧还天目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瓶锡乱峰西,藤罗尽掩扉。山藏翠微寺,僧向白云归。梵寂风学声,祥深雪到衣。想曾行道处,猿鸟共忘机。》是一首描绘山中寺庙生活的诗,它以细腻的笔触,描绘了寺庙的静谧、僧人的生活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。
首联“瓶锡乱峰西,藤罗尽掩扉。”诗人以生动的笔触,描绘了寺庙所在的自然环境。瓶锡,是一种僧人的用具,这里代指僧人;乱峰,是指群山之中峰峦错杂的景象。藤罗尽掩扉,描绘的是藤萝攀爬在寺庙的门上,几乎遮住了门扉的景象,给人一种幽深静谧的感觉。
颔联“山藏翠微寺,僧向白云归。”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地理位置和僧人的归途。翠微寺藏于山间,白云中归来,给人一种超然物外、与世无争的感觉。
颈联“梵寂风学声,祥深雪到衣。”描绘了寺庙的静谧与雪的景象。风声寂静,仿佛是风在模仿梵音;深雪落至僧衣,描绘出一种清冷而高雅的氛围。
尾联“想曾行道处,猿鸟共忘机。”诗人通过想象曾经僧人在道场行走的场景,猿鸟共同忘却了世俗机心的画面,进一步表达了寺庙生活的宁静与超脱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,描绘了山中寺庙的静谧、僧人的生活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。通过对环境的描绘,表达了对自然、对超脱的向往和追求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给人以美的享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