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玉腕骝(江陵节度卫公马也)》 闻说荆南马,尚书玉腕骝。

闻说荆南马,尚书玉腕骝。

意思:闻说荆南马,尚书玉手腕骝。

出自作者[唐]杜甫的《玉腕骝(江陵节度卫公马也)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题目是《闻说荆南马》,从题目中我们就可以看出,这首诗主要描述的是关于马匹的内容。接下来,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。 首先,让我们关注首句“闻说荆南马,尚书玉腕骝”。这句诗通过“闻说荆南马”的描述,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关于马匹的故事或场景。而“尚书玉腕骝”则是对马匹的具体描述,暗示这匹马有着高贵的出身和独特的特征。 接下来,“顿骖飘赤汗,跼蹐顾长楸”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马匹的形象。其中,“顿骖飘赤汗”形象地描绘了马匹的红色汗水,这可能是由于马匹在奔跑过程中的激烈运动所致。“跼蹐顾长楸”则描绘了马匹在奔跑时小心翼翼地踩着长楸,这可能是指马蹄在长楸上跳跃的情景。 “胡虏三年入,乾坤一战收”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,他可能是在看到这匹马时,想起了国家面临的战事和战争的胜利。这句诗暗示了这匹马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,可能是在关键时刻帮助了军队取得胜利。 最后,“举鞭如有问,欲伴习池游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匹马的喜爱和期待。他举起鞭子仿佛在询问这匹马是否愿意陪伴他到习池游玩,习池是一个著名的园林景点。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述一匹马匹的形象和背景,表达了诗人对战争胜利的感慨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。同时,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。整首诗语言简练、形象生动,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闻说荆南马,尚书玉腕骝。
顿骖飘赤汗,跼蹐顾长楸。
胡虏三年入,乾坤一战收。
举鞭如有问,欲伴习池游。
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
杜甫(712年—770年),字子美,汉族,本襄阳人,后徙河南巩县。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,杜甫也常被称为“老杜”。

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,被后人称为“诗圣”,他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后世称其杜拾遗、杜工部,也称他杜少陵、杜草堂。

杜甫创作了《春望》《北征》《三吏》《三别》等名作。乾元二年(759年)杜甫弃官入川,虽然躲避了战乱,生活相对安定,但仍然心系苍生,胸怀国事。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,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,从其名作《饮中八仙歌》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。

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,他有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的宏伟抱负。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,但后来声名远播,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,大多集于《杜工部集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荆南

    读音:jīng nán

    繁体字:荊南

    意思:(荆南,荆南)

     1.荆州一带。亦泛指南方。
      ▶《文选•陆机<辩亡论上>》:“吴·武烈皇帝慷慨下国,电发荆南。”
      ▶张铣注:“坚起兵于荆州,故云荆南

  • 尚书

    读音:shàng shū

    繁体字:尚書

    英语:high official in ancient China

    意思:(尚书,尚书)
    官名。始置于战国时,或称掌书,尚即执掌之义。
      ▶秦为少

  • 闻说

    读音:wén shuō

    繁体字:聞說

    意思:(闻说,闻说)
    犹听说。
      ▶唐·孟浩然《洛中访袁拾遗不遇》诗:“闻说梅花早,何如北地春?”
      ▶《水浒传》第二三回:“江湖上多闻说武二郎名字,不期今日却在这里相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