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和至聊述怀二首》 心于外物无荣辱,身与虚名孰重轻。

心于外物无荣辱,身与虚名孰重轻。

意思:心在外界没有荣辱,身体与虚名哪个重要。

出自作者[宋]王炎的《和至聊述怀二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生活态度和思想的诗篇,通过对诗人管城脱帽、琴书笔耕、追风千里、警露九皋、心无外物、身虚名轻、醉眼青白等意象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豁达、洒脱、不拘世俗、追求自由的精神世界。 首联“管城脱帽即诗成,尚挟琴书困笔耕”,诗人以脱帽管城子比喻自己轻松自如的创作状态,表达了诗成易如反掌的自信。同时,琴书笔耕则是诗人坚持自我,勤奋笔耕的生活写照。颔联“自可追风千里去,何妨警露九皋鸣”,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追求和勇气,他追赶风驰电掣般的前行,不惧九皋深处的警醒。这两句诗充满了积极向上、勇往直前的精神,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品质。 颈联“心于外物无荣辱,身与虚名孰重轻”,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俗荣辱的淡然态度,认为身与虚名相比孰重孰轻,表现出诗人超然物外的洒脱。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,也透露出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生活的热爱。 尾联“醉里工为青白眼,定应阮籍是前生”,诗人以阮籍饮酒为喻,表达了自己醉中能够展现真性情,青白眼交替,不拘世俗的洒脱态度。这一句既是对前生的回顾,也是对未来的展望,展现了诗人豁达、洒脱的人生态度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态度和思想,表达了诗人对自由、洒脱生活的向往,以及对名利的淡泊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。整首诗语言简练、意象丰富,情感真挚,读来令人感到心旷神怡,深受启发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管城脱帽即诗成,尚挟琴书困笔耕。
自可追风千里去,何妨警露九皋鸣。
心于外物无荣辱,身与虚名孰重轻。
醉里工为青白眼,定应阮籍是前生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虚名

    读音:xū míng

    繁体字:虛名

    英语:reclame

    意思:(虚名,虚名)

     1.与实际不符的声誉。
      ▶《鹖冠子•度万》:“虚名相高,精白为黑。”
      ▶汉徐干《

  • 荣辱

    读音:róng rǔ

    繁体字:榮辱

    英语:honour or disgrace

    意思:(荣辱,荣辱)

     1.光荣与耻辱。指地位的高低、名誉的好坏。
      ▶《易•繫辞上》:“言行,

  • 外物

    读音:wài wù

    繁体字:外物

    意思:
     1.身外之物。多指利欲功名之类。
      ▶《庄子•外物》:“外物不可必,故龙逄诛,比干戮,箕子狂,恶来死,桀·纣亡。”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沈约《述僧中食论》:“心神所以昏

  • 辱身

    读音:rǔ shēn

    繁体字:辱身

    意思:谓屈辱自己的身份。语本《论语•微子》:“不降其志,不辱其身,伯夷·叔齐与!”
      ▶《史记•刺客列传》:“聂政曰:‘臣所以降志辱身居市井屠者,徒幸以养老母。’”司马贞索隐:“言其心志与

  • 重轻

    读音:zhòng qīng

    繁体字:重輕

    意思:(重轻,重轻)

     1.谓加重刑于轻罪。
      ▶《商君书•去强》:“行刑重轻,刑去事成,国强;重重而轻轻,刑至事生,国削。”
     
     2.指重与轻、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