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食角黍怀江陵》 蔗浆下箸甘无敌,昌本浮杯小作巡。

蔗浆下箸甘无敌,昌本浮杯小作巡。

意思:甘蔗浆下筷子甘无敌,昌本浮杯小作巡。

出自作者[宋]项安世的《食角黍怀江陵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题目是《经年不食三闾饵,一日相逢似故人》。从题目中可以看出,这首诗是描述作者多年未尝三闾饵,再次品尝时的欣喜之情。三闾饵是屈原在《离骚》中提到的香饵,也是古代的一种美食。 首联“经年不食三闾饵,一日相逢似故人”,直接表达了作者多年未尝三闾饵的遗憾,以及再次品尝时的欣喜之情,就像遇到了久违的老朋友。这一联通过对比的手法,突出了作者对三闾饵的喜爱,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屈原的怀念之情。 颔联“旋剥青菰香满手,试餐黄颗软粘唇”,描述了作者剥开青菰的清香满手,品尝黄颗软粘的口感,表达了作者对三闾饵的制作工艺和口感的赞赏。 颈联“蔗浆下箸甘无敌,昌本浮杯小作巡”,通过描述蔗浆和昌本的甘美,进一步突出了三闾饵的美味无敌,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食的享受和愉悦之情。 尾联“正是乡人行乐处,画旗鼍鼓隘江津”,表达了作者在品尝美食的同时,也感受到了故乡的欢乐和热闹,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述作者品尝三闾饵的过程和感受,表达了作者对美食的喜爱和对故乡的怀念之情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情感真挚,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经年不食三闾饵,一日相逢似故人。
旋剥青菰香满手,试餐黄颗软粘唇。
蔗浆下箸甘无敌,昌本浮杯小作巡。
正是乡人行乐处,画旗鼍鼓隘江津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昌本

    读音:chāng běn

    繁体字:昌本

    意思:菖蒲根。昌,通“菖”。
      ▶《周礼•天官•醢人》:“朝事之豆,其实韭苴、醓醢,昌本、麋臡,菁菹、鹿臡,茆菹、麇臡。”
      ▶郑玄注:“昌本,昌蒲根,切之四寸为菹。”

  • 浮杯

    读音:fú bēi

    繁体字:浮杯

    意思:
     1.古代每逢三月上旬的巳日集会水渠旁,在上流放置酒杯,任其飘浮,停在谁的面前,谁即取饮,叫做“浮杯”,也叫“流觞”。
      ▶唐·孟浩然《上巳日涧南园期王山人陈七诸公不至》诗:

  • 无敌

    读音:wú dí

    繁体字:無敵

    短语:所向无敌 兵强马壮 兵不血刃 雄 强 劲 一往无前 有力 精锐 所向披靡 强大 强硬 摧枯拉朽 无往不胜 攻无不克 精 无坚不摧 降龙伏虎 战无不胜

  • 蔗浆

    读音:zhè jiāng

    繁体字:蔗漿

    意思:(蔗浆,蔗浆)
    甘蔗汁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元帝《谢东宫赉瓜启》:“味夺蔗浆,甘踰石蜜。”
      ▶唐·王维《敕赐百官樱桃》诗:“饱食不须愁内热,大官还有蔗浆寒。”

  • 下箸

    解释

    下箸 xiàzhù

    [eat with chopsticks] 指用筷子夹食物

    引用解释

    亦作“ 下筯 ”。 用筷子取食;吃。《晋书·何曾传》:“食日万钱,犹曰无下箸处。” 唐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