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赠太子太傅康靖李公挽歌词二首》 旐翻寒日薄,笳咽断云悉。

旐翻寒日薄,笳咽断云悉。

意思:臃翻寒冷天薄,茄咽断云都。

出自作者[宋]司马光的《赠太子太傅康靖李公挽歌词二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哀悼场景,充满了哀伤和思念之情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: 首联“齿簿去悠悠,西效乱叶秋。”中,“齿簿”可能是指生命的消逝,与“悠悠”搭配,形象地描绘了生命的离去。“西效乱叶秋”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象,树叶纷飞,这也暗示了生命的凋零。 颔联“旐翻寒日薄,笳咽断云悉。”中,“旐”是古代用于丧事的幡,“旐翻”描绘了丧幡在寒风中翻飞的景象。“笳咽”则是指笳声呜咽,“断云悉”则形容云层断裂,天色昏暗,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气氛。 颈联“吊客门飞鹤,佳城山卧牛。”中,“吊客”指前来悼念的人,“门飞鹤”则形象地描绘了吊唁的场景。“佳城”指墓地,“山卧牛”则可能是墓地周围的景象。 尾联“灵车今不返,洧水日东流。”中,“灵车”指运载灵柩的车,“今不返”表达了逝者已去的现实。“洧水日东流”则描绘了自然景象,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消逝。 整体来看,这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、丧事的描绘和哀伤的渲染,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思。同时,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,也体现了生命的流逝和时间的无情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齿簿去悠悠,西效乱叶秋。
旐翻寒日薄,笳咽断云悉。
吊客门飞鹤,佳城山卧牛。
灵车今不返,洧水日东流。
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
司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10月11日),字君实,号迂叟。汉族。陕州夏县(今山西夏县)涑水乡人,世称涑水先生。北宋政治家、史学家、文学家。

宋仁宗宝元元年(1038年),司马光登进士第,累进龙图阁直学士。宋神宗时,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离开朝廷十五年,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。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文正,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;做事用功刻苦、勤奋。以“日力不足,继之以夜”自诩,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,历来受人景仰。

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》、《稽古录》、《涑水记闻》、《潜虚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寒日

    读音:hán rì

    繁体字:寒日

    意思:
     1.寒冷的天气。
      ▶《后汉书•郑兴传》:“今年正月繁霜,自尔以来,率多寒日,此亦急咎之罚。”
      ▶唐·陆龟蒙《书带草赋》:“几临寒日,幸到青春。”
     <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