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女冠子·含娇含笑》 雪胸鸾镜里,琪树凤楼前,寄语青娥伴,早求仙。

雪胸鸾镜里,琪树凤楼前,寄语青娥伴,早求仙。

意思:雪胸鸾镜里,奇树凤凰楼前,在对青娥伴,早求仙。

出自作者[唐]温庭筠的《女冠子·含娇含笑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词着意于刻画女道士的容貌。上片写女道士出家前容貌仪态的娇媚柔美,以及她的妆容与服饰;下片写其出家为女道士的妆束以及闲适安然、怡然自得的情态与心理活动。
全篇看似都在咏写女道士,实质上是在言情。如以细腻的笔法刻画女道士的容貌神韵,表现她的娇艳窈窕,暗指她身虽入道而情缘未了,末二句更是见出其怀春之情,之所以说“早求仙”,是在以退为进,曲折地表现人间情愫。
此词虽然在思想内容上缺乏深度,但是在艺术上是值得称道的。如此娇美飘逸的仪态,如此华美精致的服饰,与以往温词中暖玉浓香相比,这首《女冠子》写得不失女性的娇妍清丽,甚至有几分冶艳性感。同时也多了几分飘逸的仙家气息,好比《庄子·逍遥游》中的描述:“藐姑射之山,有神人居焉,肌肤若冰雪,绰约若处子,不食五谷,吸风饮露,乘云气,御飞龙,而游乎四海之外。”有了神仙光环的美女道士,也许对凡尘中人有着某种致命的诱惑力。全词以电影蒙太奇的表现手法来状写女主人公的外貌神态,体现了温词的美学特质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含娇含笑,宿翠残红窈窕。
鬓如蝉,寒玉簪秋水,轻纱卷碧烟。
雪胸鸾镜里,琪树凤楼前,寄语青娥伴,早求仙。
作者介绍 温庭筠简介
温庭筠(约812年-约866年),本名岐,艺名庭筠,字飞卿,男,汉族,唐代并州祁县(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)人,晚唐时期诗人、词人。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。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,富有天赋,文思敏捷,每入试,押官韵,八叉手而成八韵,有“温八叉”之称。

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,一生恨不得志,行为放浪。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,官至国子监助教。然恃才不羁,又好讥刺权贵,多犯忌讳,取憎于时,故长被贬抑,终生不得志。精通音律、工诗,与李商隐齐名,时称“温李”。其诗辞藻华丽,浓艳精致,内容多写闺情,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。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,为“花间派”首要词人,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。在词史上,与韦庄齐名,并称“温韦”。存词七十余首。有《花间集》遗存。后人辑有《温飞卿集》及《金奁集》。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,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。被尊为“花间词派”之鼻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琪树

    读音:qí shù

    繁体字:琪樹

    意思:(琪树,琪树)

     1.仙境中的玉树。
      ▶《文选•孙绰<游天台山赋>》:“建木灭景于千寻,琪树璀璨而垂珠。”
      ▶吕延济注:“琪树,玉树。”
      ▶

  • 青娥

    读音:qīng é

    繁体字:青娥

    意思:
     1.即青女。主司霜雪的女神。
      ▶明·刘基《钟山作》诗之十一:“青娥不分秋容寂,故染枫林似老人。”
      ▶明·陈汝元《金莲记•就逮》:“恨封姨欺花偏紧,怨青娥侵荷忒

  • 凤楼

    读音:fèng lóu

    繁体字:鳳樓

    意思:(凤楼,凤楼)

     1.指宫内的楼阁。
      ▶南朝·宋·鲍照《代陈思王京洛篇》:“凤楼十二重,四户八绮窗。”
      ▶宋·张孝祥《忆秦娥•上元游西山作》词:“元

  • 鸾镜

    读音:luán jìng

    繁体字:鸞鏡

    意思:(鸾镜,鸾镜)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一六引南朝·宋·范泰《鸾鸟诗》序:“昔罽宾王结罝峻祁之山,获一鸾鸟,王甚爱之,欲其鸣而不致也。乃饰以金樊,飨以珍羞。对之逾戚,三年不鸣。夫人曰:‘闻

  • 寄语

    读音:jì yǔ

    繁体字:寄語

    英语:send word

    意思:(寄语,寄语)
    传话,转告。
      ▶南朝·宋·鲍照《代少年时至衰老行》:“寄语后生子,作乐当及春。”
      ▶唐·刘希

  • 求仙

    读音:qiú xiān

    繁体字:求仙

    意思:
     1.谓以服药、辟谷、修炼等方法,求得长生不老。古代道家、方士多倡之。
      ▶《文选•张衡<西京赋>》:“立脩茎之仙掌,承云表之清露。”
      ▶李善注引《三辅故事》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