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醉厌厌/南歌子》 怯冷重熏被,羞明半卷帘。

怯冷重熏被,羞明半卷帘。

意思:怯冷熏被重,献明半卷帘。

出自作者[宋]贺铸的《醉厌厌/南歌子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词描写一位思妇怀念久别远人的情怀。上片写思妇的外貌服饰,写她思念远人的心态,下片写思妇的室内生活,写她对远人的思念。 起首二句写思妇的外貌服饰,写她穿着一身洁白轻软的丝织衣服,骑着一匹青黑色的丝鞚马,在繁华热闹的街市上缓缓行走。“紫陌”、“红尘”与“青丝”、“白纻”的色彩鲜明、声韵谐美,加之“鞚”字的韵脚,使词句特别铿锵有声。这两句不仅写出思妇的外貌美,而且点明她身在城市之中。接着“谁怜”二句,突如其来地表现出思妇的内心活动。 “绣户”指思妇的闺房,“香奁”指盛放化妆品的器具,“分付一春心事、两眉尖”则指思妇把满怀的心事都郁积在眉头之间,表现了她深重的愁思。这里,作者没有明写思妇的心事究竟是什么,但联系上下文可以推测,她思念远人,心绪不宁,无法排遣,只能借重熏被、半卷帘等动作来寻求自我安慰。 下片写思妇的室内生活。“怯冷重熏被,羞明半卷帘”二句,通过写思妇重熏被子、半卷帘子的动作,表现她的孤寂和羞涩心态。这里的“怯冷”、“羞明”,实际上都是思妇内心世界的反映,是她思念远人的一种表现。结尾二句写思妇的醉酒情态。“欢归斜□□□□。□□□□□□、醉厌厌”,这里的“欢”字与上片的“谁怜”相呼应,指远人归来,思妇感到无比欢喜,于是饮酒作乐,直至醉意沉沉。这里的“醉厌厌”形容思妇醉酒后的疲倦慵懒之态,同时也表现出她与远人团聚后的满足和幸福之感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,展现了一位思妇的形象和内心世界,表现了她对远人的深深思念和期盼团聚的情感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紫陌青丝鞚,红尘白纻衫。
谁怜绣户闭香奁。
分付一春心事、两眉尖。
怯冷重熏被,羞明半卷帘。
欢归斜。
、醉厌厌。
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
贺铸(1052~1125),北宋词人。字方回,又名贺三愁,人称贺梅子,自号庆湖遗老。汉族,祖籍山阴(今浙江绍兴),出生于卫州共城县(今河南辉县市)。出身贵族,宋太祖贺皇后族孙,所娶亦宗室之女。自称远祖本居山阴,是唐·贺知章后裔,以知章居庆湖(即镜湖),故自号庆湖遗老。

贺铸长身耸目,面色铁青,人称贺鬼头,曾任右班殿直,元佑中曾任泗州、太平州通判。晚年退居苏州,杜门校书。不附权贵,喜论天下事。

能诗文,尤长于词。其词内容、风格较为丰富多样,兼有豪放、婉约二派之长,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。用韵特严,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。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,意境高旷,语言浓丽哀婉,近秦观、晏几道。其爱国忧时之作,悲壮激昂,又近苏轼。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,足见其影响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羞明

    读音:xiū míng

    繁体字:羞明

    意思:怕见亮光。亦指由视神经衰弱所引起的畏光症状。
      ▶宋·辛弃疾《祝英臺近》词:“老眼羞明,水底看山影。”
      ▶《西游记》第八四回:“唐大哥只要在黑处睡,我也有些儿羞明。”<

  • 卷帘

    读音:juàn lián

    繁体字:卷簾

    意思:(卷帘,卷帘)
    捲起或掀起帘子。
      ▶《乐府诗集•杂曲歌辞•西洲曲》:“卷帘天自高,海水摇空绿。”
      ▶五代·张泌《江城子》词:“睡起卷帘无一事,匀面了,没心情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