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采桑子·西园冷罥秋千索》 杜郎不恨寻芳晚,梦里行云。

杜郎不恨寻芳晚,梦里行云。

意思:杜郎不恨寻芳晚,梦里去说。

出自作者[宋]张炎的《采桑子·西园冷罥秋千索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江南春天逝去时的哀愁和怀念。 首先,诗的开头“西园冷罥秋千索,雨透花颦。”描绘了一个凄清的场景,秋千索静静地悬在空中的景象,仿佛在述说着过去的欢快时光。而雨透过的花丛,使花朵显得更加愁苦,这不仅描绘了雨的细腻,也暗示了作者对逝去的春天的怀念和惋惜。 “雨过花皴”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花园,花朵在雨水的冲刷下显得更加憔悴,这无疑加深了作者的哀愁。这里的“皴”字用得巧妙,既描绘了花朵表面的皱纹,也象征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忧虑。 “近觉江南无好春。”这句话揭示了作者的现实处境,江南的春天已经逝去,美好的时光已经一去不返。这无疑加深了作者的哀愁和怀念。 “杜郎不恨寻芳晚,梦里行云。陌上行尘。”这里用到了杜牧的典故,暗示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。尽管现实已经如此残酷,但作者仍然不恨追寻美好的时光,即使只能在梦中或者回忆中实现。 “最是多愁老得人。”这句话是全诗的点睛之笔,它表达了作者对年华老去的忧虑和对未来的迷茫。尽管江南的春天已经逝去,但作者仍然怀揣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希望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忧虑,同时也表达了对年华老去的恐惧和迷茫。整首诗情感深沉,语言优美,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西园冷罥秋千索,雨透花颦。
雨过花皴。
近觉江南无好春。
杜郎不恨寻芳晚,梦里行云。
陌上行尘。
最是多愁老得人。
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
张炎(1248-约1320),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词人,字叔夏,号玉田,又号乐笑翁。临安(今浙江杭州)人,祖籍秦州成纪(今甘肃天水)。贵族后裔(循王张俊六世孙)。祖父张濡,父张枢,皆能词善音律。前半生富贵无忧。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,南宋亡,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,家财被抄没。此后,家道中落,贫难自给,曾北游燕赵谋官,失意南归,长期寓居临安,落魄而终。

著有《山中白云词》,存词302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寻芳

    读音:xún fāng

    繁体字:尋芳

    意思:(寻芳,寻芳)

     1.游赏美景。
      ▶唐·姚合《游阳河岸》诗:“寻芳愁路尽,逢景畏人多。”
      ▶宋·朱熹《春日》诗:“胜日寻芳泗水滨,无边光景一时新。”

  • 行云

    读音:xíng yún

    繁体字:行雲

    英语:rack

    意思:(行云,行云)

     1.流动的云。
      ▶三国·魏·曹植《王仲宣诔》:“哀风兴感,行云徘徊,游鱼失浪,归鸟忘栖。”

  • 里行

    读音:lǐ xíng

    繁体字:裏行

    意思:(里行,里行)
    官名。
      ▶唐置,宋因之。有监察御史里行、殿中里行等,皆非正官,也不规定员额。
      ▶唐·刘肃《大唐新语•举贤》:“初,周以布衣直门下省,太宗就命监察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