檐花夜永灯前落,池草诗成梦里惊。
意思:檐花夜永灯前落,池草诗成梦里惊醒。
出自作者[宋]虞俦的《和七月初五日夜得雨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一尊情话向南荣,好雨知时盆样倾》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,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、和谐、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。
首联“一尊情话向南荣,好雨知时盆样倾。”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南荣把酒言欢,好雨及时如盆倾泻而下,营造出一种温馨、和谐的氛围。南荣在这里可能是一个地名,也可能是一个象征性的场所,它代表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共同的情感。好雨知时盆样倾一句,则通过生动的比喻,描绘出雨水的及时和慷慨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感激之情。
颔联“且喜黍苗饶岁事,莫愁梧竹作秋声。”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乐观态度。黍苗是生长在田地里的植物,象征着农作物的生长和丰收。诗人用“饶岁事”来形容它,表达了对农作物丰收的喜悦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乐观态度。梧竹作秋声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象,但诗人并没有感到忧愁和悲伤,而是用“莫愁”来表达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自信。
颈联“檐花夜永灯前落,池草诗成梦里惊。”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田园中的生活场景。在漫长的夜晚,屋檐下的灯花在微风中轻轻飘落,诗人则在梦中完成了他的诗歌创作。这一句通过细腻的描绘,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。
尾联“端的对床寻旧约,韦郎曾赋五言城。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。韦郎曾赋五言城这一典故,暗示了诗人与友人曾经有过美好的约定和共同的志趣。端的对床寻旧约,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、和谐、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。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情的赞美,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。整首诗语言优美、意境深远,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作。
相关句子
- 沧浪梦里。-- 出自《摸鱼儿·玉帘寒》作者:[宋]王沂孙
- 襄王梦里。-- 出自《减字木兰花·襄王梦里》作者:[宋]黄庭坚
- 梦里云归路。-- 出自《蓦山溪·山围江暮》作者:[宋]黄庭坚
- 梦里梁园-- 出自《南乡子·幽意曲中传》作者:[元]元好问
- 梦里心里。-- 出自《归田乐引/归田乐》作者:[宋]黄庭坚
- 到梦里。-- 出自《踏青游·识个人人》作者:[宋]无名氏
- 梦里也无由。-- 出自《摊破丑奴儿/采桑子》作者:[宋]赵长卿
- 悲欢梦里。-- 出自《双头莲·风卷征尘》作者:[宋]陆游
- 梦里池边路。-- 出自《菩萨蛮·鸳鸯翡翠同心侣》作者:[宋]向子諲
- 浑如梦里。-- 出自《台城路/齐天乐》作者:[宋]张炎
- 檐花细滴。-- 出自《秋思》作者:[宋]吴文英
- 檐花落。-- 出自《忆秦娥·风惊幕》作者:[宋]贺铸
- 檐花闹。-- 出自《隔浦莲/隔浦莲近拍》作者:[宋]吴潜
- 檐花双燕入。-- 出自《归平遥/归国遥》作者:[宋]颜奎
- 晓月檐花小。-- 出自《菩萨蛮 回文》作者:[元]王庭筠
- 听细雨,檐花落。-- 出自《满江红·衮衮诸公》作者:[宋]林正大
- 故山夜永。-- 出自《眉妩 新月》作者:[宋]王沂孙
- 冷衾愁夜永。-- 出自《菩萨蛮·砌风鸣叶繁霜坠》作者:[宋]鉴堂
- 烟夜永,耿心语。-- 出自《贺新郎·苍藓粘溪路》作者:[宋]刘之才
- 霜夜永,景萧瑟。-- 出自《贺新郎·东阁凭诗说》作者:[宋]刘学箕
- 乍夜永,凉天气。-- 出自《千秋岁·世间好事》作者:[宋]黄庭坚
- 影孤怜夜永。-- 出自《菩萨蛮·井桐双照新妆冷》作者:[宋]苏轼
- 对夜永、成愁绪。-- 出自《端正好》作者:[宋]杜安世
- 夜永风生悄悄。-- 出自《水龙吟·晚晴一碧天如水》作者:[宋]卢炳
- 灯前自语。-- 出自《点绛唇 秋夜横泖旅窗听雨,有怀故园》作者:[元]邵亨贞
- 灯前自语。-- 出自《点绛唇 秋夜横泖旅窗听雨,有怀故园》作者:[元]邵亨贞
- 灯前料想。-- 出自《殢人娇》作者:[宋]徐都尉
- 灯前初见。-- 出自《减字木兰花·灯前初见》作者:[宋]袁去华
- 收拾此灯前。-- 出自《风入松 南金寓桥李,予客海隅,寄此以叙间》作者:[元]邵亨贞
- 收拾此灯前。-- 出自《风入松 南金寓桥李,予客海隅,寄此以叙间》作者:[元]邵亨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