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太常引·非僧非俗不求仙》 一炉香火,一瓯春雪,浇灌净三田。

一炉香火,一瓯春雪,浇灌净三田。

意思:一炉香火,一瓯春天的雪,灌溉净三田。

出自作者[元]姬翼的《太常引·非僧非俗不求仙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非僧非俗不求仙。茅屋两三椽。白石与清泉。更谁问、桃源洞天。一炉香火,一瓯春雪,浇灌净三田。闲想谷神篇。忽不觉、松梢月圆。》是一首描绘诗人隐居生活的诗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、清净和内心平静的追求。 首联“非僧非俗不求仙。茅屋两三椽。”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生活方式。诗人既不是僧侣,也不是世俗之人,却并不追求修仙成道,而是过着简朴的隐居生活,只有两三间茅屋作为栖身之所。这种描绘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、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。 颔联“白石与清泉。更谁问、桃源洞天。”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,以白石、清泉为主要元素,营造出清净幽雅的氛围。同时,诗人也提到了传说中的世外桃源,但这里并不是真正的仙境,而是诗人所追求的内心平静和自然的生活方式。 颈联“一炉香火,一瓯春雪,浇灌净三田。”描绘了诗人生活中的细节,炉火、春雪茶等物质生活上的享受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精神净化的追求。这一联也暗示了诗人对宗教信仰的虔诚和敬畏之心。 尾联“闲想谷神篇。忽不觉、松梢月圆。”诗人通过想象和思考,沉浸在谷神篇的意境中,不知不觉间,松树梢头的月亮已经圆了,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的内心平静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隐居生活的细节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、清净和内心平静的追求,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、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。整首诗语言简练、意境深远,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非僧非俗不求仙。
茅屋两三椽。
白石与清泉。
更谁问、桃源洞天。
一炉香火,一瓯春雪,浇灌净三田。
闲想谷神篇。
忽不觉、松梢月圆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三田

    读音:sān tián

    繁体字:三田

    意思:
     1.古时天子、诸侯每年三次田猎,称为三田。
      ▶《礼记•王制》:“天子诸侯无事,则岁三田,一为干豆,二为宾客,三为充君之庖。”
      ▶孔颖达疏:“一岁三时田猎。

  • 浇灌

    读音:jiāo guàn

    繁体字:澆灌

    短语:沃 浇 灌输

    英语:(v) irrigate

    意思:(浇灌,浇灌)
    灌溉,灌注。
      ▶宋·梅尧臣《依韵和持国新

  • 香火

    读音:xiāng huǒ

    繁体字:香火

    短语:水陆

    英语:burning incense

    意思:
     1.香烛;香和灯火。
      ▶《晋书•艺术传•单道开》:“陈郡·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