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句》 绣服青蛾女,雕鞍白面郎。

绣服青蛾女,雕鞍白面郎。

意思:绣服青蛾女,雕鞍白面郎。

出自作者[宋]李度的《句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全家离锦水,五月下瞿塘》是一首描绘旅途艰辛的诗,通过对旅途中的家庭、人物、行程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旅途艰辛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。 首联“全家离锦水,五月下瞿塘”,描绘了旅途的起点和旅途的艰险。锦水,可能是指诗人家乡的河流,暗示着诗人离开家乡开始旅程。五月,是旅程开始的季节,也是多雨、多雷电、多危险的季节。瞿塘峡,是三峡之一,峡口险峻,需要小心谨慎。这一联通过描绘家庭离别和艰险旅程,为读者展示了旅途的起点和背景。 颔联“绣服青蛾女,雕鞍白面郎”,描绘了旅途中的家庭成员。绣服青蛾女,可能是指旅伴中的女性,可能是家中的亲人或朋友。雕鞍白面郎,则是指旅伴中的男性,他们可能是年轻的旅人或官吏。这一联通过描绘不同的人物形象,展示了旅途中的多样性和丰富性。 颈联“累累辎重远,杳杳路歧长”,描绘了旅途中的行李和路程。累累辎重远,表明行李沉重,需要长途跋涉。杳杳路歧长,则是指路途漫长且复杂,需要不断辨别方向和选择路径。这一联通过描绘行李和路程,展示了旅途的艰辛和漫长。 最后,尾联“此去关山远,何时复命还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归期的焦虑。关山远,表明旅程漫长且艰难。复命还,则是指需要完成任务并返回。这一联通过描绘归期的不确定性和旅程的艰辛,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归途的焦虑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的起点、人物、行李、路程和归期等元素,表达了作者对旅途艰辛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。同时,这首诗也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,以及对人生的感悟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全家离锦水,五月下瞿塘。
绣服青蛾女,雕鞍白面郎。
累累辎重远,杳杳路歧长。
作者介绍
李度,河南洛阳人。周显德中举进士。度工于诗,有醉轻浮世事,老重故乡人之句。时翰林学士申文炳知贡举,枢密使王朴移书录其句以荐之,文炳即擢度为第三人。释褐永宁县主簿。
累迁殿中丞、知歙州。坐事左迁绛州团练使,十年不调。度在歙州,尝以所著诗刻于石,有中黄门得其石本,传入禁中,太宗见之,谓宰相曰:“度今安在?”即令召至,对于便殿,与语甚悦,擢为虞部员外郎、直史馆,赐绯。端拱初,籍田毕,交州黎桓加恩,命度借太常少卿充官告国信副使,上赐诗以宠行。未至交州,卒于太平军传舍,年五十七。
度之南使,每至州府,即借图经观其胜迹,皆形篇诗,以上所赐诗有“奉使南游多好景”之句,遂题为《奉使南游集》,未成编而亡。弟康亦善诗,太平兴国二年,登进士第,官至太子右赞善大夫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雕鞍

    读音:diāo ān

    繁体字:雕鞍

    意思:
     1.刻饰花纹的马鞍;华美的马鞍。
      ▶唐·骆宾王《帝京篇》:“宝盖雕鞍金络马,兰窗绣柱玉盘龙。”
      ▶《西游记》第二十回:“慌得那三藏坐不稳雕鞍,翻根头跌下白马

  • 白面

    读音:bái miàn

    繁体字:白麵

    英语:wheat flour

    意思:(参见白面)

     1.白晰的脸。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》诗:“忆子初尉永

  • 绣服

    读音:xiù fú

    繁体字:綉服

    意思:(绣服,绣服)

     1.用彩线刺绣的衣服。古代贵者所服。
      ▶《南史•崔祖思传》:“琼簪玉笏,碎以为尘;珍裘绣服,焚之如草。”
     
     2.《汉书•百官公

  • 青蛾

    读音:qīng é

    繁体字:青蛾

    意思:
     1.青黛画的眉毛;美人的眉毛。
      ▶南朝·宋·刘铄《白纻曲》:“佳人举袖辉青蛾,掺掺擢手映鲜罗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一百五日夜对月》诗:“仳离放红蕊,想象嚬青蛾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