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程公辟刑部出守南昌》 波送蛟龙归海上,云随旌旆落天头。

波送蛟龙归海上,云随旌旆落天头。

意思:我们送回到海上蛟龙,说随着旗帜落天头。

出自作者[宋]王珪的《送程公辟刑部出守南昌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钟陵从昔号名州,绿发仙郎作郡侯。波送蛟龙归海上,云随旌旆落天头》是一首对钟陵美丽景色的赞美诗。钟陵,是唐代江南十大名郡之一,自古以来就被誉为名州。诗中“绿发仙郎”是对当时钟陵地方长官的赞美,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年轻有为的地方官的敬仰之情。 首联“钟陵从昔号名州,绿发仙郎作郡侯”直接点明钟陵的美名和这位仙郎郡侯的威望。诗人用“号”字,表明钟陵的美名由来已久,并非一朝一夕所形成。而“绿发仙郎”则是对这位年轻有为的地方官的赞美,诗人用“绿发”形容他的年轻,用“仙郎”赞美他的风度翩翩。同时,“作郡侯”明确指出这位年轻的地方官在治理地方,展现了他的政治才能和领导能力。 颔联“波送蛟龙归海上,云随旌旆落天头”则是对钟陵景色的具体描绘。诗人用“波送蛟龙归海上”来形容钟陵的水,表达了钟陵水域的广阔和神秘,同时也暗含了钟陵人民安居乐业、生活富足的美好景象。而“云随旌旆落天头”则描绘了壮观的景色,表达了诗人对钟陵壮丽景色的惊叹和赞美之情。 整首诗通过对钟陵的美景和年轻有为的地方官的赞美,表达了诗人对钟陵的热爱和对这位年轻有为的地方官的敬仰之情。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,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。同时,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深刻洞察和感悟,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钟陵从昔号名州,绿发仙郎作郡侯。
波送蛟龙归海上,云随旌旆落天头。
作者介绍
王珪(1019年—1085年6月12日),字禹玉,北宋名相、著名文学家。祖籍成都华阳,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(今安徽省潜山县)。

仁宗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珪进士及第,高中榜眼。初通判扬州,召直集贤院。历官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、知开封府等。神宗熙宁三年(1070年),拜参知政事。熙宁九年(1076年),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、集贤殿大学士。元丰五年(1082年),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。元丰六年(1083年),封郇国公。哲宗即位,封岐国公。旋卒于位,年六十七,赠太师,谥文恭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天头

    读音:tiān tóu

    繁体字:天頭

    意思:(天头,天头)

     1.书页上端的空白处。
      ▶鲁光《美的探险者》:“每隔几页,﹝李月久﹞就在页码的天头上画一面五星红旗。”
     
     2.方言。犹天气

  • 蛟龙

    读音:jiāo lóng

    繁体字:蛟龍

    英语:flood dragon

    意思:(蛟龙,蛟龙)

     1.古代传说的两种动物,居深水中。相传蛟能发洪水,龙能兴云雨。
      ▶《礼记•中庸

  • 海上

    读音:hǎi shàng

    繁体字:海上

    短语:楼上

    英语:maritime

    意思:
     1.海边;海岛。
      ▶《吕氏春秋•恃君》:“柱厉叔事莒敖公,自以为不知而去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