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暑夕待月庭下夜深方归》 独向中庭待明月,一身清露泻金波。

独向中庭待明月,一身清露泻金波。

意思:只有向院子里等待明月,一身清露泻金波。

出自作者[宋]文同的《暑夕待月庭下夜深方归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夏日蚊蝇的困扰,以及诗人如何通过独自待在庭院中等待明月的出现,来抵抗这种困扰。诗中描绘了白天苍蝇少而夜晚蚊子多的环境,表达了诗人对炎热天气和蚊虫滋扰的无奈。然而,他选择独自在庭院中等待明月的出现,以此寻求一丝清凉和宁静。 首句“昼蝇方少夜蚊多”直接点明了诗人所处环境的恶劣,白天苍蝇少,夜晚蚊子多,生动地描绘出夏日的炎热和蚊虫滋扰。第二句“摇脱霜纨奈热何”进一步描述了这种困扰,诗人无法忍受摇动的纨扇带来的热气,表达了诗人对炎热天气的无奈。 第三句“独向中庭待明月”是诗人的决定,他选择独自在庭院中等待明月的出现。这一决定体现了诗人的坚韧和决心,他选择对抗炎热和蚊虫滋扰,而不是屈服于它们。第四句“一身清露泻金波”是诗人期待的景象,他希望明月下的清露能够带给他一丝清凉,就像金波一样洒下。这一句描绘了诗人的希望和期待,也表达了他对清凉的渴望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夏日蚊蝇的困扰和诗人的应对方式,表达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和对清凉的渴望。同时,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宁静和淡泊的情感,即使面对困难和困扰,诗人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淡然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昼蝇方少夜蚊多,摇脱霜纨奈热何。
独向中庭待明月,一身清露泻金波。
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
文同(1018~1079年),字与可,号笑笑居士、笑笑先生,人称石室先生。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(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)人。著名画家、诗人。宋仁宗皇祐元年(1049年)进士,迁太常博士、集贤校理,历官邛州、大邑、陵州、洋州(今陕西洋县)等知州或知县。元丰初年,文同赴湖州(今浙江吴兴)就任,世人称文湖州。元丰二年(1079)正月二十日,文同在陈州(今河南省淮阳县)病逝,未到任而卒,享年61岁。他与苏轼是表兄弟,以学名世,擅诗文书画,深为文彦博、司马光等人赞许,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金波

    读音:jīn bō

    繁体字:金波

    英语:Jin Bo

    意思:
     1.谓月光。
      ▶《汉书•礼乐志》:“月穆穆以金波,日华燿以宣明。”
      ▶颜师古注:“言月光穆穆,若金之波流也。

  • 清露

    读音:qīng lù

    繁体字:清露

    意思:
     1.洁凈的露水。
      ▶汉·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立脩茎之仙掌,承云表之清露。”
      ▶宋·晏殊《浣溪沙》词:“湖上西风急暮蝉,夜来清露湿红莲。”
      ▶郭沫若

  • 中庭

    读音:zhōng tíng

    繁体字:中庭

    英语:courtyard

    意思:
     1.古代庙堂前阶下正中部分。为朝会或授爵行礼时臣下站立之处。
      ▶《管子•中匡》:“管仲反入,倍屏而立,公不

  • 独向

    读音:dú xiàng

    繁体字:獨曏

    造句: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