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咏史二首》 乃知古今士,轻重复内顾。

乃知古今士,轻重复内顾。

意思:才知道古今人,轻重又回头。

出自作者[宋]曾巩的《咏史二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两位历史人物,赐和子思,的尊重和赞美。通过他们的例子,作者探讨了古今士人对权位和名誉的态度。 首句“赐也相国尊”是指某人(赐)身居高位,尊贵无比,享受着相国的荣耀。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赐的地位和成就的肯定。 次句“子思终不慕”则提到另一位历史人物子思,他虽然不羡慕赐的尊贵地位,却有着自己坚守的原则和追求。这里体现了子思的高尚品格和独立思考的精神。 接着,作者通过“乃知古今士”一句,将话题从具体的历史人物扩展到古今的士人,即知识分子和文人墨客。 最后一句“轻重复内顾”则表明,这些士人在面对权位和名誉的诱惑时,会有不同的态度和选择。有的人会看重权力金钱,而内心反复权衡;有的人则会坚守原则和道义,不随波逐流。 整首诗歌通过对比和引申,用历史人物的例子展现了不同士人的态度和追求,表达了作者对坚守道义、不慕权贵的品格的赞美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赐也相国尊,子思终不慕。
乃知古今士,轻重复内顾。
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
曾巩(1019年9月30日—1083年4月30日),字子固,汉族,建昌军南丰(今江西省南丰县)人,后居临川,北宋文学家、史学家、政治家。

曾巩出身儒学世家,祖父曾致尧、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。曾巩天资聪慧,记忆力超群,幼时读诗书,脱口能吟诵,年十二即能为文。嘉祐二年(1057),进士及第,任太平州司法参军,以明习律令,量刑适当而闻名。熙宁二年(1069),任《宋英宗实录》检讨,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。熙宁五年(1072)后,历任齐州、襄州、洪州、福州、明州、亳州、沧州等知州。元丰四年(1081),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,管勾编修院,判太常寺兼礼仪事。元丰六年(1083),卒于江宁府(今江苏南京),追谥为“文定”。

曾巩为政廉洁奉公,勤于政事,关心民生疾苦,与曾肇、曾布、曾纡、曾纮、曾协、曾敦并称“南丰七曾”。曾巩文学成就突出,其文“古雅、平正、冲和”,位列唐宋八大家,世称“南丰先生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古今

    读音:gǔ jīn

    繁体字:古今

    英语:ancient and modern

    意思:古代和现今。
      ▶《礼记•三年问》:“故三年之丧,人道之至文者也……是百王之所同,古今之所壹也。”
     

  • 重复

    读音:chóng fù

    繁体字:重復

    短语:老调重弹 重 再 颠来倒去 再三 老生常谈 重温 重蹈覆辙 重申 故态复萌 复

    英语:to repeat

    意思:

  • 内顾

    读音:nèi gù

    繁体字:內顧

    英语:look after home or domestic affairs

    意思:(内顾,内顾)

     1.回头看。
      ▶《论语•乡党》:“升车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