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江上晚望》 斜日搘颐坐,天涯落月帆。

斜日搘颐坐,天涯落月帆。

意思:夕阳搘下巴坐,天涯落月帆。

出自作者[宋]寇准的《江上晚望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寒钟来极浦,古寺隔重岩。
斜日搘颐坐,天涯落月帆。》是一首描绘静谧山林之景的诗,同时也蕴含着诗人的情感和思考。 首先,诗的开头“寒钟来极浦,古寺隔重岩。”描绘了一幅深山钟声的画面,钟声从极浦的深山中传来,悠远而深沉,仿佛带着寒意。这里,“寒钟”二字既点明了时间(深夜),又描绘出了环境(深山、寒夜)。而“来”字,则给人一种钟声主动接近的感觉,仿佛是山间的钟灵毓秀吸引着钟声的到来。同时,“极浦”也暗示了诗人所在位置的偏僻和幽静。 “古寺隔重岩”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视野,透过重重岩石,他看到了古老的寺庙。这里的“隔”字,不仅描述了空间上的距离,也暗示了时间的距离,暗示了诗人与古寺的遥远历史和深厚文化之间的联系。 接下来,“斜日搘颐坐,天涯落月帆”两句,诗人开始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。夕阳西下,余晖洒在诗人的身上,他坐在那里,沉思着人生的意义。而此时,天涯之处,一艘船上的帆布落下了月亮,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。这两句诗既描绘了诗人的沉思和思考,又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生活的变迁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深山古寺的静谧之景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沉思和思考。诗中“寒钟”、“古寺”、“斜日”、“落月”等意象,既描绘了环境,又蕴含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悟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寒钟来极浦,古寺隔重岩。
斜日搘颐坐,天涯落月帆。
作者介绍 寇准简介
寇凖(961年—1023年10月24日),字平仲,汉族,华州下邽(今陕西渭南)人。北宋政治家﹑诗人。太平兴国五年(980年)进士,授大理评事、知归州巴东县,改大名府成安县。累迁殿中丞、通判郓州。召试学士院,授右正言、直史馆,为三司度支推官、转盐铁判官。历同知枢密院事、参知政事。后两度入相,一任枢密使,出为使相。乾兴元年(1022年)数被贬谪,终雷州司户参军。天圣元年(1023年),病逝于雷州。

皇佑四年(1053年),宋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,谥“忠愍”,复爵“莱国公”,追赠中书令,仁宗亲篆其首曰“旌忠”。故后人多称“寇忠愍”或“寇莱公”。寇准善诗能文,七绝尤有韵味,有《寇忠愍诗集》三卷传世。与白居易、张仁愿并称渭南“三贤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天涯

    读音:tiān yá

    繁体字:天涯

    短语:边塞 远方 角 远处 塞外 角落 天 天涯海角

    英语:skyline

    意思:犹天边。指极远的地方。语出《古诗十九首•行行重

  • 斜日

    读音:xié rì

    繁体字:斜日

    意思:傍晚时西斜的太阳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简文帝《纳凉》诗:“斜日晚骎骎,池塘生半阴。”
      ▶宋·王安石《杏花》诗:“独有杏花如唤客,倚墻斜日数枝红。”
      ▶清·纳兰性德《南

  • 搘颐

    读音:zhī yí

    繁体字:搘頤

    意思:(搘颐,搘颐)
    以手托腮。
      ▶唐·王维《赠东岳焦炼师》诗:“搘颐问樵客,世上复何如?”五代·无名氏《灯下闲谈•坠井得道》:“瞻视阁内,见一道士,雪髯丹脸,凭几搘颐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