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揽镜六言三首》 蚊睫僾然不见,蝇头老矣停披。

蚊睫僾然不见,蝇头老矣停披。

意思:蚊子一下正悠扬不见,苍蝇头老了停止披。

出自作者[宋]刘克庄的《揽镜六言三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以蚊睫、蝇头、盲左丘明、瞎张太祝等典故为喻,表达了作者对某些事物或人的观察和理解存在局限性,如同盲人摸象,只见树木不见森林,无法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事物。 首句“蚊睫僾然不见”,用蚊睫比喻那些对事物观察不细致的人,他们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,无法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。第二句“蝇头老矣停披”则用蝇头比喻那些对琐事过于关注,而忽视大事的人,他们总是在琐事上浪费时间和精力,无法把握事物的整体。 三、四句“盲左丘明作传,瞎张太祝工诗”则用历史上的两位著名人物典故,表达了作者对全面认识事物的期望。左丘明是春秋时期的史学家,但视力不佳,靠口述流传《左传》;张太祝是唐代著名诗人,但视力不佳,靠想象作诗。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只注重局部而忽视整体,只注重感性而忽视理性的人的批评。 整首诗语言诙谐,寓意深远。它提醒人们要全面认识事物,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,不要只注重细节而忽视整体。同时,它也鼓励人们要深入思考,透过现象看本质,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。 此外,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和热爱,以及对全面、深入思考的追求。它鼓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探索、不断学习,以全面、深入地理解世界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蚊睫僾然不见,蝇头老矣停披。
盲左邱明作传,瞎张太祝工诗。
作者介绍
刘克庄(1187年9月3日—1269年3月3日),初名灼,字潜夫,号后村,福建省莆田市人。南宋豪放派诗人、词人、诗论家。

初为靖安主簿,后长期游幕于江、浙、闽、广等地。诗属江湖诗派,作品数量丰富,内容开阔,多言谈时政,反映民生之作,早年学晚唐体,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。词深受辛弃疾影响,多豪放之作,散文化、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。

作品收录在《后村先生大全集》中。程章灿《刘克庄年谱》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,侯体健《刘克庄的文学世界》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,探索精微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蝇头

    读音:yíng tóu

    繁体字:蠅頭

    英语:tiny

    意思:(蝇头,蝇头)

     1.指像苍蝇头那样小的字。
      ▶唐·吴融《倒次元韵》:“鱼子封牋短,蝇头学字真。”
      ▶

  • 不见

    读音:bú jiàn

    繁体字:不見

    短语:掉 丢失 不翼而飞 遗失 丢 散失 丢掉 少

    英语:not see

    意思:(不见,不见)

     1.看不到。

  • 蚊睫

    读音:wén jié

    繁体字:蚊睫

    意思:蚊虫的眼睫毛。比喻极小的处所。
      ▶《晏子春秋•外篇下十四》:“东海有虫,巢于蚊睫,再乳再飞,而蚊不为惊。”
      ▶晋·张华《鹪鹩赋》:“鹪螟巢于蚊睫,大鹏弥乎天隅。”

  • 僾然

    读音:ài rán

    繁体字:僾然

    意思:
     1.仿佛,隐约貌。
      ▶《礼记•祭义》:“祭之日,入室,僾然必有见乎其位。”
      ▶陆德明释文:“僾,微见貌。”
      ▶汉·刘向《说苑•修文》:“祭之日,将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