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咏白菊(一作罗绍威诗)》 寻思闭户中宵见,应认寒窗雪一堆。

寻思闭户中宵见,应认寒窗雪一堆。

意思:想闭门半夜见,应承认寒窗雪一堆。

出自作者[唐]罗隐的《咏白菊(一作罗绍威诗)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赞美梅花坚强品格的诗。梅花在风霜中竞相凋零,但其颜色却并不低沉,反而显得更加高洁。诗人怀疑是美丽的手指将它妆扮得如此动人,又像是金钱还未被染色的样子。它的香气散发出来,可以飘到酒中,叶子交错还可以遮蔽香苔。在深夜中,如果关起门来,梅花的清香就会透过窗户,看到的就是一堆白雪。 这首诗的意象丰富,通过描绘梅花的颜色、香气、形态,展现了梅花的高洁品质和坚韧精神。同时,诗人也通过想象和比喻,将梅花与白雪相联系,营造出一种清冷、高雅的氛围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象生动,情感深沉,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。 此外,这首诗的韵律和节奏也十分优美。诗人运用了叠词和押韵等手法,使得诗歌的音韵和谐,读起来朗朗上口。同时,诗人通过长短句的结合,使得诗歌的节奏感强,易于诵读和理解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赞美梅花坚强品格的佳作,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,展现了梅花的高洁品质和坚韧精神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敬意和喜爱之情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虽被风霜竞欲催,皎然颜色不低摧。
已疑素手能妆出,又似金钱未染来。
香散自宜飘渌酒,叶交仍得荫香苔。
寻思闭户中宵见,应认寒窗雪一堆。
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
罗隐(833年-909年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诗人、文学家、思想家。

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诗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

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,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寒窗

    读音:hán chuāng

    繁体字:寒窗

    英语:cold window; the difficulties of a poor student

    意思:寒冷的窗口。常用以形容寂寞艰苦的读书生活。
     

  • 寻思

    读音:xún sī

    繁体字:尋思

    短语:寻味 思维 思考 琢磨 默想 想 思忖 思索 酌量 盘算 构思 考虑 虑 思虑 思量 思想 合计 思

    英语:consider

  • 闭户

    读音:bì hù

    繁体字:閉戶

    意思:(闭户,闭户)
    指人不预外事,刻苦读书。
      ▶《文选•任昉<天监三年策秀才文>》:“闭户自精,开卷独得。”
      ▶李善注引《楚国先贤传》:“孙敬入学,闭户牖,精力过人,太

  • 中宵

    读音:zhōng xiāo

    繁体字:中宵

    英语:midnight

    意思:中夜,半夜。
      ▶晋·陆机《赠尚书郎顾彦先》诗之二:“迅雷中宵激,惊电光夜舒。”
      ▶唐·陆贽《贞元九年大赦制》

  • 一堆

    解释

    一堆 yīduī

    [a heap of;a pile] 重重叠叠地放置着的许多东西或挤在一起的一群人

    一堆石头

    一堆人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表数量。用于指成堆的物或成群的人。 唐 杜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