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立春内中帖子词·皇后阁》 只应王母瑶池宴,又送新春宝胜来。

只应王母瑶池宴,又送新春宝胜来。

意思:只应王母瑶池宴,又送新春宝能来。

出自作者[宋]王珪的《立春内中帖子词·皇后阁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充满了对美好时光和春天的赞美。 首句“迎得韶光入寿杯”,这句诗描绘了迎接春天的景象,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开始,也代表着人们欢聚一堂,共享欢乐的时刻。这里的“韶光”指的是美好的时光,而“寿杯”则象征着祝福和长寿。整句话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充满期待和欢乐的心情。 “披香华殿倚云开”这句诗描绘了华丽的宫殿在云彩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壮丽。这里的“披香”可能指的是宫殿的装饰,而“华殿”则是指宫殿的华丽。这句诗通过描绘宫殿的壮丽景象,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勃。 “只应王母瑶池宴”一句,诗人用典故来表达对王母瑶池宴会的向往和赞美。王母瑶池是中国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,象征着美好、祥瑞和长寿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长寿和美好的向往,同时也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。 最后一句“又送新春宝胜来”,诗人用“新春宝胜”来形容春天的美好和新年的喜悦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新春的喜爱和祝福,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待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美好时光、华丽的宫殿、神仙居住的地方以及新春的赞美,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待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迎得韶光入寿杯,披香华殿倚云开。
只应王母瑶池宴,又送新春宝胜来。
作者介绍
王珪(1019年—1085年6月12日),字禹玉,北宋名相、著名文学家。祖籍成都华阳,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(今安徽省潜山县)。

仁宗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珪进士及第,高中榜眼。初通判扬州,召直集贤院。历官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、知开封府等。神宗熙宁三年(1070年),拜参知政事。熙宁九年(1076年),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、集贤殿大学士。元丰五年(1082年),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。元丰六年(1083年),封郇国公。哲宗即位,封岐国公。旋卒于位,年六十七,赠太师,谥文恭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宝胜

    读音:bǎo shèng

    繁体字:寶勝

    意思:(宝胜,宝胜)
    古代妇女首饰名。剪綵为胜,饰以金玉,有人胜、方胜、花胜、春胜等。
      ▶唐·崔日用《春和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》诗:“金屋瑶筐开宝胜,花笺綵笔颂春椒

  • 瑶池

    读音:yáo chí

    繁体字:瑤池

    英语:Jasper Lake

    意思:(瑶池,瑶池)

     1.古代传说中昆仑山上的池名,西王母所居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大宛列传论》:“崑崙其高二千五

  • 新春

    读音:xīn chūn

    繁体字:新春

    英语:the new year

    意思:初春。指农历元旦以后的一、二十天。
      ▶北周·王褒《别陆子云》诗:“细柳发新春,沧波不可望。”
      ▶宋·苏轼

  • 王母

    读音:wáng mǔ

    繁体字:王母

    意思:
     1.祖母。
      ▶《礼记•曲礼下》:“祭王父,曰皇祖考,王母曰皇祖妣。”
      ▶《南史•宋临川烈武王道规传》:“岂得以荒耄之王母,等行路之深雠。”
      ▶清

  • 送新

    引用解释

    犹送鲜。《醒世恒言·钱秀才错占凤凰俦》:“﹝ 尤辰 ﹞在 洞庭山 贩了几担橙橘回来,装做一盘,到 颜 家送新。”

    读音:sòng xīn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