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钟春伯园林》 语唤石屏非浪语,常思蜡屐共跻攀。

语唤石屏非浪语,常思蜡屐共跻攀。

意思:对叫石屏不是浪语,常想到蜡屐一起攀登。

出自作者[宋]戴复古的《钟春伯园林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,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。 首句“西风吹起莼鲈兴,八座归来有此山”,描绘了作者在秋风中品尝着莼菜和鲈鱼,心中涌起无尽的思乡之情,而回到家乡后看到这座山,心中充满了喜悦。莼菜是一种南方特产的蔬菜,鲈鱼则是江浙一带的美味,二者在这里象征着家乡的美食和美景。而“八座”则是指作者在官场中的地位,暗示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。 “林麓两峰亭榭外,潇湘一片水云间”两句,进一步描绘了山林的美景。作者在山林中漫步,欣赏着亭榭和潇湘的美景,心中充满了宁静和满足。这里的“林麓两峰”和“水云间”都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,而“一片”则强调了美景的无边无际。 “天生景物四时好,人满乾坤几个闲”,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。他认为大自然的美景无论何时都是美好的,而人世间能够拥有这样美景的人却是寥寥无几。这是一种对生活的哲理思考,也是对人生的感慨。 最后两句“语唤石屏非浪语,常思蜡屐共跻攀”,表达了作者对石屏山的向往和渴望能够与朋友一起登山的愿望。这里的“石屏”指的是山中的一块石头屏障,“蜡屐”指的是用蜡封住的木屐,以便登山时使用。作者渴望能够与朋友一起登山,欣赏美景,这不仅是对生活的热爱,也是对友情的珍视。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,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。它告诉我们,生活中的美好并不在于物质的丰富,而在于心灵的满足和与朋友的共享。我们应该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时刻,与朋友一起分享快乐和幸福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西风吹起莼鲈兴,八座归来有此山。
林麓两峰亭榭外,潇湘一片水云间。
天生景物四时好,人满乾坤几个闲。
语唤石屏非浪语,常思蜡屐共跻攀。
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
戴复古(1167年-1248年后),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。字式之,常居南塘石屏山,故自号石屏、石屏樵隐。天台黄岩(今属浙江台州)人。一生不仕,浪游江湖,后归家隐居,卒年八十余。

曾从陆游学诗,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,兼具江西诗派风格。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,反映人民疾苦,具有现实意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浪语

    读音:làng yǔ

    繁体字:浪語

    英语:obscene words; lewd talk

    意思:(浪语,浪语)

     1.妄说;乱说。
      ▶《隋书•五行志上》:“大业中童谣曰:‘

  • 石屏

    读音:shí píng

    繁体字:石屏

    意思:
     1.石制屏风。
     
     2.壁立如屏的山石。
      ▶唐·高适《宴韦司户山亭院》诗:“苔迳试窥践,石屏可攀倚。”
      ▶唐·皮日休《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

  • 语常

    读音:yǔ cháng

    繁体字:語常

    意思:(语常,语常)
    谓谈说平常的事物。
      ▶明·归有光《洪范传》:“其始起于纬书,而晚出于养生之家,非圣人语常而不语怪之旨也。”

    解释:1

  • 跻攀

    读音:jī pān

    繁体字:躋攀

    意思:(跻攀,跻攀)
    亦作“跻扳”。
     犹攀登。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》:“清晨陪跻攀,傲睨俯峭壁。”
      ▶宋·刘克庄《沁园春•送孙季藩吊方漕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