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心以择物,谁喜亦谁愠。
意思:没有心来选择物,谁喜也谁生气。
出自作者[宋]王安石的《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六扬扇》
全文赏析
这是一首非常有趣的诗,它以一种富有哲理和人生智慧的方式表达了对生活和事物的理解。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:
“精良止如留,疏恶去如摈。”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对事物的选择和取舍原则。精良的、合适的东西应该被保留下来,而疏恶的、不合适的东西则应该被摈弃。这是一种非常明智和理性的态度,它强调了选择的重要性,也表达了对事物的尊重和审慎。
“如摈非尔憎,如留岂吾吝。”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选择和取舍的原则。被摈弃的东西并不是因为自己憎恨它,而被保留的东西也不是因为自己吝啬。这是一种更加宽广和包容的态度,它超越了个人的喜好和利益,而关注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价值。
“无心以择物,谁喜亦谁愠。”这两句诗强调了选择的无心性。选择并不是有意的、有目的的行为,而是自然而然地发生,不受个人喜好的影响。这样,任何被选择的东西都有可能带来喜悦或烦恼,而这种喜悦或烦恼并不是由选择者本身造成的。
“翁乎勤簸扬,可使糖纰尽。”最后两句诗以一种生动的比喻来表达同样的道理。就像勤劳的簸扬翁可以吹走谷子里的糠秕一样,人也可以通过勤于选择、善于取舍,来避免生活中的糖糠之争,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纯净和美好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一种理性、明智、包容和无心的选择和取舍原则,它教导我们要超越个人的喜好和利益,关注事物的本质和价值,通过勤于选择、善于取舍来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纯净和美好。这种智慧和态度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