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予笔多苇管近又得竹笔匣因作绝句》 烽火不知南北渡,祝兹微物莫愁予。

烽火不知南北渡,祝兹微物莫愁予。

意思:烽火不知道南北渡,祝这小东西不愁我。

出自作者[宋]晁说之的《予笔多苇管近又得竹笔匣因作绝句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竹匳苇管可幽居,前日曾藏万卷书。烽火不知南北渡,祝兹微物莫愁予》以竹器为引子,表达了作者对幽居生活的向往,对书籍的珍视,以及在战乱年代的感慨。 首句“竹匳苇管可幽居”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居所,用竹制的盒子和苇管来形容其简朴和自然,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。 “前日曾藏万卷书”则表达了作者对书籍的珍视,这个盒子以前曾经藏有万卷书,进一步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。 “烽火不知南北渡”一句,借战乱之火,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和忧虑。烽火连天,人们四处奔波,不知道下一步会去哪里,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深深忧虑。 “祝兹微物莫愁予”以劝慰的口吻,表达了对微小事物的关怀和期待。尽管困难重重,但不要放弃希望,要相信未来会更好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竹器为载体,描绘了作者对幽居生活的向往,对书籍的珍视,以及对战乱年代的感慨。整首诗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,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悟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竹匳苇管可幽居,前日曾藏万卷书。
烽火不知南北渡,祝兹微物莫愁予。
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
晁说之[chaoyuezhi](1059年—1129年),字以道、伯以,因慕司马光之为人,自号景迂生。先世世居澶州(今河南濮阳),钜野(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)人。晁迥玄孙。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,卒于高宗建炎三年,年七十一岁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莫愁

    读音:mò chóu

    繁体字:莫愁

    意思:古乐府中传说的女子。一说为洛阳人,为卢家少妇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武帝《河中之水歌》:“河中之水向东流,洛阳女儿名莫愁……十五嫁为卢家妇,十六生儿字阿侯。”另一说为石城人(在今湖北省·钟祥

  • 烽火

    读音:fēng huǒ

    繁体字:烽火

    短语:乱 仗 战祸 战争 战乱 战 战事 干戈 兵戈 刀兵

    英语:signal fire

    意思:
     1.古时边防报

  • 南北

    读音:nán běi

    繁体字:南北

    英语:north and south

    意思:
     1.南与北;南方与北方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天官书》:“亢为疏庙,主疾。其南北两大星,曰南门。”
     

  • 不知

    读音:拼音:bù zhī 五笔:gitd

    不知的解释

   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

    词语分解

    •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。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
  • 愁予

    读音:chóu yǔ

    繁体字:愁予

    意思:使我发愁。
      ▶《楚辞•九歌•湘夫人》:“帝子降兮北渚,目眇眇兮愁予。”
      ▶王逸注:“予,屈原自谓也。”一说犹忧愁。
      ▶姜亮夫校注:“予,诸家以为吾之借字,实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