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为昨而腯,不为今而臞。
意思:不为昨天而肥,不为现在而瘦。
出自作者[宋]洪咨夔的《粥罢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昨朝邻家饭,叠俎肉暨鱼。今晨自家粥,单簋笋与蒲。不为昨而腯,不为今而臞。面前有丰杀,此腹只自如。所以颜氏子,箪瓢靡求余。》是一首描绘日常饮食生活的诗,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,表达了诗人对饮食之道的一种理解和感悟。
首句“昨朝邻家饭,叠俎肉暨鱼。”描绘了邻家昨日的一餐,盘中的肉和鱼都是丰盛的。叠俎(gǔ)是古代盛肉的器具,肉则是指猪肉或牛肉等肉类食品。“暨”字在此处表示“和”的意思,即肉和鱼一起放在盘中供食。这一句描绘了邻家饭食的丰富和盛大。
第二句“今晨自家粥,单簋笋与蒲。”则转向了诗人的早餐,只有简单的粥,配以竹笋和蒲菜。单簋是古代一种较小的食器,用来盛粥或汤。“单”在此处表示简单之意。“笋与蒲”则是指竹笋和蒲菜,这两种蔬菜在古代中国饮食中常作为配菜食用。这一句描绘了诗人的早餐简单而清淡,却也满足而健康。
接下来的四句“不为昨而腯,不为今而臞。面前有丰杀,此腹只自如。”是对前两句的深入解读。前两句描述了邻家昨日丰盛的餐食和诗人今日简单的早餐,这两者看似截然不同,但诗人却以“不为昨而腯,不为今而臞”来表达这种变化并非是食物的质量或数量问题,而是因为人的身体状态和需求的变化。接着,“面前有丰杀,此腹只自如。”这两句进一步解释了这种变化的原因:人的身体需求就像自然界的变化一样,有丰盛也有萧条,但我们的身体需求总是保持稳定,就像颜回那样,对物质的追求并不多。
最后一句“所以颜氏子,箪瓢麯馨无求余。”是对颜回这种生活态度的赞美。颜回是孔子的一位学生,他过着简朴的生活,对物质的追求并不多。这一句总结了整首诗的主旨,即我们应该像颜回一样,对物质的追求不多,满足于眼前的食物,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满足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邻家昨日丰盛的餐食和诗人今日简单的早餐,表达了诗人对饮食之道的一种理解和感悟。它强调了人的身体需求就像自然界的变化一样,有丰盛也有萧条,但我们的身体需求总是保持稳定,我们应该像颜回一样,对物质的追求不多,满足于眼前的食物,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满足。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,寓意深刻,值得一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