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祐六年三月十九日,予自杭州还朝,宿吴淞江,梦长老仲殊挟琴过予,弹之有异声,就视,琴颇损,而有十三弦。
意思:元佑六年三月十九日,我从杭州回到朝廷,在吴淞江,梦见老人仲殊挟琴过我,弹劾的有不同的声音,去看,琴很损,而有十三弦。
出自作者[宋]苏轼的《破琴诗(并引)》
全文赏析
这是一首蕴含深意、富有哲理的诗。诗的前两句“度数形名本偶然,破琴今有十三弦。”,阐述了事物的形式和名称都是偶然的,破旧的琴虽然有十三根弦,也并不意味着它的音乐就会失真。这里诗人借琴来表达出一种不受形式束缚,发掘事物内在价值的观念。
后两句“此生若遇邢和璞,方信秦筝是响泉。”诗人通过邢和璞的典故,表达了人生如果能遇到知音,就能发现事物的真正价值。这里的“秦筝”指的是古筝,诗人用“响泉”来形容古筝的音乐之美,表达出对知音的期待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。
整首诗意境深远,通过对旧物的咏叹,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态度,表达了他对人生知音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。同时,诗人借古喻今,用旧物的价值来阐述人生的哲理,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深刻的思考和感悟。